第9章 諸葛盛怒令三軍,關樾金甲盡招搖 (第1/3頁)
北臥無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不表仲達如何用兵,且說孔明令楊儀將欲起行替回馬謖,已出至大帳外,孔明好似有交待不完的焦慮,仍扯住楊儀衣袖不放!
只盼魏軍別到那麼快,也盼馬謖也別敗那麼快,更盼王平能多撐一會!
聞聽頭上烏鴉沉聲一叫,急飛而走;馬謖營頂貓頭鷹濁氣盡吐,大過卦兇!
諸葛亮心裡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忽飛馬傳報,哨兵斥候連滾帶爬,跪地急報:報!…丞相!…急報丞相:街亭總口已失,王平、馬謖不知去向!
孔明大跌於地,嚎哭哀嘆:“已無用矣,馬謖街亭敗局已定!”
心又暗忖:伯約可否力挽狂瀾,細思其計:
之前是想馬謖於總口下寨,可能會不敵魏兵被攻破,但是會拖延力阻,然後姜維再衝擊掩殺魏軍,可解街亭之危;
可今馬謖無能,街亭驟失,魏兵無擋,又分析情勢,決定一試;
雖平生不喜弄險,但想起姜維堅毅眼神,遂決絕以豪賭,定雍涼,賭姜維之計成,賭蜀漢之氣運,賭上蒼之保佑!
孔明也不避帳內帳外,遂原地嚴肅佝立,回神正色道:
“親兵急令!”令出如下:
“急令趙雲率大軍,緩退出斜谷,於箕谷口佯動,守住退往漢中之路!”
“諾!”一親兵出。
“急令吳懿、吳班、馬岱,帶兵速平三郡餘賊,護隴西之糧,撫之民眾援助軍資,以備運往祁山大營!”
“諾!”一親兵又出。
“急令文武官員規劃退往漢中路線,及沿路準備車馬、軍資、文籍史冊!”
“諾!”又一親兵出。
“急令往街亭方向、隴西方向、渭水兩岸、斜谷方向廣散斥候哨兵,急探多探,皆當即回報於我!”
“諾!”親兵、哨兵長俱出。
急喚楊儀問:“軍中兵馬幾何?”
對曰:“兵二萬二千五百,餘皆運輸、車伕、奴僕、棧道兵器工匠等後勤二萬人!”
孔明聽後,捶胸長嘆息:
“吾恨不能廣募兵員,奈何益州人民兵役甚苦啊!伐雍涼尚且兵勇不足,安有天下之論,如之奈何!”
環視周身,眾將皆去,身邊只剩關樾一小將!
孔明生氣了,我還很少見他生氣,就寫了一段,只見:
怒發三千丈,
重握百斤拳,
擰眉豎額斜首,
中厚雙唇顫抖,
皓齒緊咬,明眸眥瞪,
誰人都有怒,皆作飛花流!
寫的不好,大家湊合看。
孔明喝道:
“令楊儀統中軍二萬兵嚴守祁山大營!旌旗號幟一應不變!”
重聲回到:“楊儀接令!”
“令關樾著甲帶刀,護我並二千五百兵士,前去西城撫民運糧!”
重聲回到:“關樾接令!”
事不宜遲,急領軍出發,為吸引司馬懿大軍,減小街亭周圍蜀漢兵力壓力;
諸葛亮朗聲發令如下:
大軍噤聲不言,兵士間距大展,身附鐵器叮啷,多立旗號,以壯聲勢!
又令:將“漢”大纛在左、“克復中原”大纛在右,直立前軍;
漢丞相“諸葛”大纛於中聳立,左龍驤“關”字將旗,右虎翼“張”字將旗,半立左右;
再說眾裨將,人馬高度窄旗約摸二三十面;
又令:旗號兵高擎號旗,青旗軍在左;黃旗軍於中皆騎大馬,馬尾綁樹枝柳條多揚塵土;白旗軍在右,三路往來穿梭!
端的是浩浩湯湯恢宏磅礴!
巧的是盛大場面虛掩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