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最後的緬甸 (第2/2頁)
六零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十餘公里。
遠征軍東路軍回合中路之後,中路的盟軍力量過於龐大,孫義成隨即調自己三個師趕往西路,協助李同海作戰。新到的三個師抗日軍,沒有跟隨李同海的部隊南下,兩個師揮軍殺向了若開山區,封鎖緬甸和印度邊界地區,一個師則殺向西南沿海的勃生。
揮軍向西進入若開山區的兩個師,封鎖緬甸和印度邊界的目的並不是要阻擋英印軍隊的進入,而是要阻止印度東孟加拉地區的羅興亞人進入緬甸,準備移民種花家民族到這印地區。
一八二四年英緬戰爭之後,緬甸戰敗並與英國簽訂了 《楊達波條約》,英國人就控制了若開地區,並從東印度的孟加拉地區遷移來了大量的印度穆斯林教徒(羅興亞人),企圖引發緬甸佛教徒與前者的宗教衝突,便於他們的殖民統治。
在海外殖民地上,英國人搞殖民地發展建設不在行,可搞地方土著部落對立,搞地方宗教衝突,製造殖民地內亂絕對是一把好手。自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進入若開地區之後,和當地信奉佛教的土著若開族以及緬族的衝突就不斷爆發,一百餘年來從未停歇過。
前文有講過,日軍進攻緬甸之時,英國人在若開地區出武器組建了一支完全由羅興亞人組成的“孟加拉V支隊”武裝力量,說是用來阻擋日軍的,但最後卻幹起了清理若開族和緬族的種族屠殺行為,若開地區數十萬若開族和緬族基本上被屠戮一空,當地佛教徒村莊盡數被毀。
昂山的緬甸國民軍進入這一地區後,又對羅興亞人展開了報復性的滅族屠殺,同樣數十萬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被緬甸國民軍屠殺殆盡,沿途所遇到大大小小的清真寺自然也被蕩平拆除,不留一點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