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第2/2頁)
孫惠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舊的原則了,不換衣服其實是對自己青春時光美好時光的作踐?燻她開始由最初的半月一換到後來的一週一換。隨著與潘桃友情的加深,李平漸漸認識到,結了婚就逼迫自己進入一種鄉下女人的日子是多麼大的錯誤,人生不會有幾度青春,在青春裡要毫不氣餒地抓住,青春這東西,你抓住一百?燻才能留住五十,你如果只抓五十,就連二十都留不住。潘桃身上那種不向現實就範的孩子氣,確實喚醒了李平一段時間來極力用理性包裹的東西。事實上,理性永遠是理性,理性包不住熱情,就像紙包不住火。兩個人由友情的加深開始了相互的欣賞,由相互欣賞開始了形影不離,好像只有這樣,才能使她們有一種相加的力量‐‐她們在大街上走時,心底裡感到的是一種相加的力量。
潘桃和李平好上,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入秋之後,一些不很中聽的議論便像秋雨後的蘑菇一樣長了出來。現在的年輕人,學好不能,學壞可是太快了,那成子媳婦,剛來時還本本分分的,現在可倒好,日子都不想過了,地裡的莊稼十天半月也不去看一回。要俺看,不是潘桃把成子媳婦帶壞,而是成子媳婦把潘桃帶壞,她在城裡呆過,再說,潘桃她媽在咱村子裡,誰不知道是最會過日子的人,根兒在那呢。
對於誰帶壞誰的問題,潘桃婆婆和李平的姑婆婆都表現得比較謙虛,潘桃婆婆一再說是讓她的兒媳婦帶壞了,成子媳婦剛結婚時,並沒這樣,人家一春天就穿一件衣服。李平姑婆婆卻說,還是讓她的侄子媳婦帶壞了,怎麼說潘桃是天天上她的侄子媳婦家,而不是她的侄子媳婦上潘桃家,要是她的侄子媳婦不拿什麼引逗她,她怎麼能老去,再說,潘桃早先搞過燙髮,也沒變過髮型,現在可倒好,幾天一變幾天一變,絕對是她的侄媳婦帶壞了潘桃。然而,不管誰帶壞了誰,不管有多少議論,潘桃和李平是不在乎的,對於不在乎的人,議淪,就像肥料對於一株已死的稻苗,不會起半點作用。相反,有村裡人的議論,有兩個婆婆的議論,潘桃和李平不向山莊女人就範的理想更清晰起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