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標註的紅色圓圈,心裡莫名的有些恐懼。畢竟這麼久以來,從沒有和魏軍的正規軍主力部隊戰鬥過。遇到的大部分都是魏軍的地方軍,就那一小部分魏軍正規軍的戰鬥力,就讓他心生畏懼。
就自己練的兵是什麼樣子,自己心裡可是最清楚了。也就是比魏軍地方軍強這麼一點,要是遇到成建制的正規軍,恐怕只有捱揍的份。
跟著武龍混了這些日子,楊玄對他的觀感挺好的,不記仇還很講義氣。不過楊玄作為一個標準的利己主義者,並不覺得對他有什麼忠誠度可言。
緊接著楊玄又把自己手下的人來了個分門別類,最後發現自己真正相信的好像沒有幾個人。只希望自己費盡心血打造的親衛隊,能夠在關鍵的時候護住自己。
……
雍州,秦嶺山脈分支,熊耳山脈砼山,蓋吳主力所屬營寨。
營寨修建在險峻的兩座山峰中間的凹槽處,牆體主要是用磚石和少量木材壘建而成。外觀呈桶狀,高約兩丈,牆頭各種防守器材一應俱全。營寨內現在共有兵兩萬餘,馬匹輜重,民夫若干。主寨附近還有八個衛星子寨,不過如今都被魏軍攻克了。
營寨外,魏軍晝夜不停,輪番進攻。城頭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屍首,魏軍在進攻時甚至可以用屍首來固定梯子(因為營寨修築在半山腰,大型攻城器械無法使用,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木梯)。
魏軍負責進攻事宜的主將陸俟認為強攻傷亡太大,根據前面攻克營寨的賊軍存糧來看,賊軍應該存糧不多。於是陸俟向魏帝拓跋燾請示,是不是可以圍而不攻,斷其糧道,迫使賊軍突圍。然後與其進行野戰,屯秦,雍,涼三州兵力對其進行圍堵,防止賊首逃遁。
陸俟的眼光可謂毒辣,一眼就看出了義軍的薄弱之處。於是魏帝下令三州都督陳兵洛水,把蓋吳的後路都給堵了起來。蓋吳四面被圍,手下的兵力雖然還有數萬,不過糧草盡絕,士氣低落。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義軍的失敗已成定局,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罷了。
蓋吳不停的向自己的附庸部隊傳遞命令,希望集結自己所有的力量與魏軍進行最後的決戰。同時向南面劉宋連派十三次求援信使,可惜皆是泥牛入海,了無音訊。
在絕望的情緒充斥了蓋吳的全身之後,他下達了向西突圍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