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千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到教室開始上第三節課——歷史。
這就來到了楊樹的優勢科目了。
文綜於我而言,不能說差,只能說一般,三百的滿分,我只能考兩百出頭。
而楊樹時常維持在兩百三上下的水平,就是三十分左右的差距,卻讓我望塵莫及。
歷史課上,他總是聽的很專心,不同於數學那種想要聽懂的專心,而是對知識產生興趣,想要探究的專心。
他說他從小學開始就接觸歷史,耳濡目染之下,造就如今對歷史的興趣。
我很羨慕他,在課堂上當歷史老師講出一個課外歷史的時候,他總能知曉並且很自信地說出來。
而歷史老師也常誇讚他,或許我和他文綜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就在這裡吧。
“好,請翻到中國近代史”
簡老師雖年四十左右,但保養很好,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痕跡很少,可能是教歷史且受歷史影響的緣故,簡老師身上有股雍容感。
簡老師說話聲音不大,不過剛好整個教室都能聽見。
一節課,簡老師講的內容不多,但也夠我吸收了。
“楊樹,新文化運動意義是啥?”下課後,我向他問道。
“這多簡單,弘揚民族科學”
楊樹幾個重要知識點後,看向我,“夠了不?”
我點頭,“太夠了,再多我記不住。”
楊樹道:“基礎啊,這初中知識。”
我攤手,解釋道:“初中混過來的,忘完了。”
楊樹笑嘻嘻道:“那你完咯。”
我懶得理會他的調侃,坐在位置上自顧自的開始背書。
對於歷史書是按照事件排序而非時間排序這件事我很難受,沒有一個清晰的時間線的話,對學習歷史無疑是開啟了困難模式。
現在的我就是因為腦子混亂,有時候都搞不清新舊運動的區別在哪兒,這種如此基礎的歷史知識都會忘記。
不過,對於一九四九這些史實我倒是記得很清楚,畢竟是刻在骨子裡的記憶
當我在歷史的海洋裡快要溺水的時候,陳新拿著書來到我跟前。
“這個題怎麼弄?”
他手搭在我肩膀上,一手指著放在桌上的練習冊。
“這個先”
我用鉛筆在他的練習冊上面書寫完步驟了,他站那兒看了看,“我知道前面,就是這兒怎麼來的。”
接著我花了一點時間向他簡單解釋了一番,他明白了,做了一個“ok”的手勢。
我看著他回到座位前,就跟他前面兩個女同學講解了起來,不過看那樣子多半是沒有講懂,因為林七月和張清全程沒有任何動作。
陳新貌似也看出來了,嘴裡哀嘆一聲,然後就把我叫過去了。
“讓煜楓來給你們講。”見此,李陽很有禮貌的讓出了座位。
我習慣性問道:“哪兒沒懂?”
“這兒”
林七月用手指了指她不會的那步,我一看,在我能力範疇之內。
隨後,將對陳新的話重新複述了一遍,問道:“懂了嗎?”
林七月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我看著她眼睛,應當是明白了。
張清在一邊道:“算了,我聽不懂,七月你會了給我講一下。”
林七月“嗯”了一聲。
“謝謝。”
“沒事兒,以後不懂的可以直接問我。”
剛想再聊兩句,上課鈴聲就響了。
我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心裡想著那道題,難嗎?或許吧。
第四節課是老宋的。
就地理一科來說,我說不上好,甚至連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