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人並沒有立即解釋,而是自言自語道:“成了,真的可以?”
當年,他們師兄弟一直以為自己師父就是空想,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人又怎麼可能代替道,讓天地按照人的想法執行呢?
不!這是不可能的。真以為人為天地主角,便一個個都是道祖了。
所以他成了人體法寶,他也不怨,只當是上天的處罰。當年反對師父,與其說是造反,不如說是喚醒師父,而現在……
“唉!”嘆了口氣,老人離開了。
他本想用師門的法門,幫助李孟聚來更多的靈氣,靈根不行,用靈氣補,這是公認的方法,然而李孟卻練成了,一次便練成了。
錯的不是師父,而是他們師兄弟們。
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三百年了,如果沒有自己這身的靈氣,老人早死了。但是本以為是師父的錯,創的功法的錯,卻怎麼也沒有想到,竟然根本就不是師父的錯,錯的分明是他們自己。
自己夾的私貨,有心改成聚集靈氣的法門,想不到竟然是自己錯了,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一時間,他真的很難接受。
李孟並不知道是自己表現得太好了,好到一下子完成了老人以為不可能完成的功法。
老人離開,李孟繼續修煉,因為當自己周身都可以形成自己的功法場的時候,那麼李孟的戰鬥力絕對是成倍地提升。
老人雖然在功法中夾了他自己的不少私貨,有心讓功法變成聚靈氣的功法,然而面對來自印記世界的道韻,這功法的本源,在李孟身上重現了。
李孟練了拳,又開始練槍,比起拳頭來,槍不僅攻擊範圍大,而且以槍尖扎人,總比拳頭的威脅更大。
“刺!”
幻想著槍訣槍韻,隱約間,李孟似乎看到了一隻大龍蝦,那蝦從印記世界出來,挺槍而刺,同時在李孟的身邊便形成了一個水流,水流聚槍猛的刺出。
很顯然李孟的槍韻既不是天河的天兵,也不是他希望的西海龍太子,而只是來自水族的蝦兵。
四海水族,如果是龍鳳劫的時候,也許還不錯,但是到了西遊,已經沒落了、
不過李孟並沒有什麼不滿的,他知道這是他對槍瞭解不透,沒有形成足夠的道痕,所以才聚不來高等的道韻。
槍與拳不同,拳法,他在地球畢竟學過,也瞭解過,在腦中早已經形成了一個概念。
這個概念如果與道合,便是道韻。
而槍法,李孟上輩子,只聽過,卻從來沒有學過。
既然是對槍的瞭解不透,李孟取出槍訣,開始認真研習。
身為修士,總需要一點兒壓箱底的本事。當其他人還在溫養功法時,自己隨手一招,身邊便形成了一個槍的世界。誰輸誰贏,這還用比嗎?
老人的槍訣記的很細,幾乎他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記載了下來。
既有基礎的槍式,攔、拿、扎、涮、蓋、劈、撩、揮等幾種技法,也有成套的槍法。
不過李孟想了一下,卻沒有去碰套路,而從基礎練起。
一是打好基礎,畢竟他已經引出一道槍韻了,不用急著更換槍韻;二是,槍韻、拳韻畢竟是道韻,自己的悟性自己知道,自己比這時代人最大的優勢,便是從簡到繁系統學習法,這絕對比悟到哪兒,便學到哪兒,要有效的多。
從頭開始練習槍法,自然要從持槍開始。
持槍式;樸真武道稱之為託槍樁,操槍而樁重心前三後七,前虛後實。
靈氣運轉,虛實相間。
果然槍韻又落了過來。一點點地適應,修正槍與李孟的契合度。
第55章、繼續挑戰
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