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手殘眼還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隴山道至司隸(長安地區)某段路上———
相比躊躇滿志的司馬懿,剛剛出隴山道的陽群部此刻倒是有些閒的無聊。
自從丞相率軍自渭水道東征,陽群就帶著其他人前往街亭駐軍,等在街亭集結並準備了不少糧草後,這支軍隊才繼續前進。
相比丞相的主力部隊,這支偏師的騎兵及其輔助人員佔據了全軍的一半,在機動性上固然很好,但是在糧草消耗方面則同樣讓以前沒機會統帥騎兵大軍的陽群心疼。
“這群馬也太能吃了。”他私底下向姜維抱怨,“而且這馬現在要打仗,吃的還不能差,這五千匹馬每天吃的糧草都夠養兩萬士兵了!”
“是一萬八千士兵。”姜維一邊整理目前軍中的情況一邊回答,“這是在把一些草料裡的紅薯藤幹也算在內的基礎上,而且還有不少草料人吃不了,不過這五千騎兵若是用好了,抵得上五萬步卒。”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我是說對付普通的魏軍,若是對付中堅營、驍騎營那些精銳的話,就不好說了。”
陽群有些哭笑不得地看著姜維,他也就是隨口說一下,沒想到姜維會給他算賬,這個丞相的學生既通武藝又懂些軍事,還會處理政務,讓陽群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
嗯,實話實說比自己年輕時候還強點,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
他又看了看前方,這才問道:“前面探馬散出去了吧?”
“回鎮西將軍,早日就派出去了,按照速度看應該在十里外,目前尚未有示警。我估計他們已經抵達安定郡的邊緣了。”
陽群聞言點點頭,又在懷裡摸了摸,這才掏出一個錦囊來:“那就是到了安定也沒看到魏軍的動向,這個時候就要拆開丞相給的這個錦囊了。”
其實陽群也知道丞相算得上足智多謀,不過這種賣關子式的軍事安排方式還是讓他有點心裡沒底,他也問了趙雲,對方說以前丞相很少賣弄這種關子,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了這種習慣。
姜維看到這個錦囊的時候也愣了一下,隨即想起之前張苞也說過他們去荊州開錦囊的事情,隨即笑著開口:“據說關張兩位將軍昔日去荊州組織水軍的時候,丞相也給過他們一個錦囊,不知道這個和那個有沒有區別?”
“那個錦囊裡寫了什麼?”
“據說是讓兩位將軍拜下先帝。”姜維回答的時候努力控制住自己的表情,而陽群倒是無所謂地擺擺手:
“丞相定然是提前安排好了才會這麼寫,嗯,他不會在這個錦囊裡也這麼寫吧?”
鎮西將軍一邊說著一邊開啟錦囊,從中掏出一小塊帛來,開啟一看上面寫著幾個字:
“攻安定郡。”
安定郡是連線中原與西北的重要通道下轄臨涇、朝那、彭陽、鶉觚等縣,同時也是長安西北部邊境的重要屏障,雖然行政劃分上屬於涼州,不過卻更靠近司隸。之前丞相北伐的時候,安定郡同樣是響應的三郡之一,豪強楊條連同心向漢室(以及想要搏一搏)的族人們作亂,擔任安定郡太守的崔諒當時嚇得棄城而走,於是楊條佔據城池並向漢軍送信。
可惜當時漢軍北伐雖然聲勢浩大,不過真正的力量有限,佔據涼州天水、隴西等郡便是極限,在街亭大敗張合後,諸葛亮判斷無法堅守安定郡,於是讓魏延接應楊條撤回了天水,如今也過去了快兩年,如今北伐漢軍經過休養生息和擴軍,已經達到了十萬之眾,此外還有數萬民夫和工匠在後方為北伐軍提供支援,這已經是過去幾年陽群想都不敢想的數字了,上一次漢軍如此鼎盛還要追溯到漢中之戰的時候。
當“攻安定郡”的軍令傳下來的時候,全軍最激動的是那批楊家人,楊傅甚至抓住了楊烈的馬韁:“族兄,你聽到了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