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元夜半,李藥師懷著樂昌公主的半面銅鏡離開越國公府,心中竟不知是何等滋味。
他既獲佳人芳心,又親伊人芳澤,然而,若想與出岫長相廝守,卻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
只覺一陣輕風拂面,微帶桂子飄香,這孟秋月夜的玉露金風,著實讓人暑氣全消。
李藥師舉頭仰望,但見一輪明月,正掛中天。
他心想,待得明月再一次朔望交替,樂昌公主夫妻或許便能劫後重逢。
人世間的聚散離合,豈不正如天候的陰晴雨霽,日月的盈昃圓虧?自己與出岫,是否也是如此?
李藥師將眼前的形勢略作評估,李淵會在此時託媒提親,當然是因為明知出岫心中已然意有所屬。
此時若是聘得出岫,自是最好;若是不能成功,楊府也不好將出岫另許他人。
比如現在,自己就無法再藉煎茶之名,時時與出岫見面。
李淵此計,真可謂是釜底抽薪的上上之策!然而自己,難道就任李淵擺佈,從此不與出岫相見?
要與出岫相見,甚至偕同伊人遠走高飛,那也無甚難處。
不過這樣一來,自己大大得罪楊府,非但使舅舅處境艱危,對楊玄慶更難免有愧於心。
而且從此奔走異鄉,逃竄藏匿,無法報父母養育之恩、師父訓誨之德,也無法盡兄弟手足之情。
更何況,還要誤了樂昌公主之事,只怕有違出岫心意。
他琢磨盤算,只覺若是貿然從事,恐怕害多益少。
自己既然無力改變眼前形勢,又何必徒自怨天尤人?不如,不如忍一時而圖將來。
李藥師尋思及此,但覺胸懷一暢,當下決定明日午後,要往長安市上,看看買賣銅鏡的商販,都在何處聚集。
當時的長安城,稱為大興城,是隋文帝楊堅立國之後,才命西域人宇文愷設計興建的嶄新城市。
宇文愷依據《周禮考工記制度,將此城建為“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形式,惟東市、西市在皇城之南,與〈考工記〉所載“面朝後市”的古制不盡相合。
這座理想都城規劃整齊,氣勢宏闊,後來再經唐王朝悉心經營,終於成為中古時期全世界最偉大的城市。
如今李藥師正走在這座偉大都城的西市集上,只見捲髮碧眼的西域人,高鼻淺膚的鮮卑人,與黑髮華膚的中原人交流互動,還有不少鷹鼻深目的大食商販絡繹其間。
當時五胡入居中土已有數百年,不同膚色、不同風俗、不同語言的民族融洽相處,在李藥師而言乃是理所當然。
他尋著銅鏡商販聚集之處,隨意瀏覽。
只見市上的銅鏡,數量雖然不少,然而形制雷同,作工簡陋,遠遠無法與自己懷中這半面銅鏡相提並論。
偶爾見到幾面西域來的貨色,雖然頗具異國風情,卻也難免俗麗粗糙。
他閒逛一回,只覺無甚新意,便自離去。
次日李藥師又往東市集上挑選銅鏡。
東市裡雖然也是胡漢麇集,卻少見大食商販,而有頗多來自南方的貨品。
東西兩市的風格,顯然有所差異。
李藥師心知徐德言若到長安,多半會來東市。
於是每隔三兩日,他便到東市集上閒逛,瀏覽銅鏡。
這日李藥師又到東市,在一處商家見到兩面南方來的銅鏡,便拿在手上反覆把玩。
那商家早已注意李藥師多時,此時問道:“公子可是想找南方來的銅鏡?”
李藥師道:“不錯,只是還沒有見到合意的款式。”
那商家笑道:“不瞞公子說,小的見公子已經來過好幾趟啦。不知公子中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