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紀〉,自然而然便將那〈項羽本紀〉也重讀一遍。
想那漢高帝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初見秦始皇帝嬴政之時,一人心生“大丈夫當如此也”之嘆,一人卻興“彼可取而代也”之志。
開國君主的雍容風範與豪雄霸王的率直性情,是否就在此處分野?
李藥師讀畢劉、項本紀,隨即便展讀〈秦楚之際月表〉。
讀到結語,思前想後,心緒翻騰,不禁仰天長嘯,朗聲而誦太史公之言曰:“豈非天哉!豈非天哉!非大聖孰能當此受命而帝者乎?”
此時他將師父所撰的三卷經書取出細讀,竟頗能靜思熟慮,心領神會。
這年夏天,他居然將那遊山玩水的興致收拾起來,著實頂著三伏盛暑,在家中用功不輟。
轉眼秋天已屆,又是師父開館之期,李藥師再度來到天掛山。
此時尚未進入深秋,天掛山的南坡緩和,植被觸目仍是濃綠。
北坡則是斷崖絕壁,或許已有點點楓紅?李藥師便想前去探看。
時序畢竟已然入秋,由受陽的南坡轉進山陰的北坡,熏熏凱風似乎登時轉為凜凜朔風。
李藥師是武人體魄,只聽得風聲有異,並不覺冷熱有別。
然在這風聲之間,他又……又聽到其他聲音……
上回在盤龍山巔邂逅神光大師,雖是天緣奇遇,但李藥師此行是來拜見師父,可不願因其他物事而誤了師父的開館之期。
於是他趕緊吐納調息,收斂心神。
所謂“吹呴呼吸,吐故納新,鳧浴猿躩,熊經鳥伸”,吐納調息之後,李藥師不經意便進入五禽之戲,由虎撲、鹿抵、熊攀,而猿躩、鶴展。
只覺這“猿躩”、“鶴展”二式酣暢無比,直如行雲流水,以往從來未能達此境界,當下便再重複一回。
就在此時,他卻清楚聽見琴韻吟猱。
定睛一看,但見崖壁之側兩位老者,正自對坐撫琴。
歷來推崇“琴棋書畫”,琴乃四藝之首。
古代文人多通琴藝,玄中子也不例外。
李藥師雖然曾從師父學琴,但音律從來不是他的偏好。
然則兩老此刻撫奏的〈碣石調幽蘭〉,卻是他熟悉的曲目。
撫琴之道,右手是抹挑勾剔之聲,左手是綽注吟猱之韻。
吟尚輕清而猱尚蒼勁,技法最是精微。
李藥師聽得左首那位老者之吟,迴旋輕盈如鶴,右首那位老者之猱,往復勁古若猿,境界絕是玄遠,忍不住便朝他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