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時機不是現在最好把握 (第1/2頁)
顏大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 1938 年 4 月 25 在這個看似平凡卻又暗潮湧動的日子裡,張志國悄然來到了一處隱秘的地下室。這裡光線昏暗,氣氛凝重,只有幾盞昏黃的油燈散發著微弱的光芒。而等待他的,正是那位來自美國的外交大使——巴赫爾先生。
兩人相對而坐,神情嚴肅。他們都深知這次會面的重要性以及所涉及事務的敏感性。經過一番簡短的寒暄之後,張志國直奔主題,表示願意以登陸艇的先進技術和詳細圖紙作為交換條件,希望巴赫爾能夠利用其在美國日報社的影響力,將日軍在南京實施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以及 731 細菌部隊殘忍殺害中國人的真相公之於眾。
巴赫爾靜靜地聽著張志國的陳述,他的眼神時而閃爍著震驚,時而透露出一絲憂慮。當張志國講完後,巴赫爾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道:“張先生,您所提供的資訊實在令人痛心疾首,但這件事情關係重大,我需要時間去考慮如何操作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張志國微微點頭表示理解,接著說道:“巴赫爾先生,我相信您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這些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必須被揭露,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說完,他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中取出一疊厚厚的檔案,遞給了巴赫爾。這其中包含了關於日軍南京大屠殺和 731 細菌部隊的部分證據資料。
巴赫爾接過檔案,仔細翻閱起來。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臉色愈發陰沉,雙手也不禁微微顫抖。最後,他抬起頭來,鄭重地對張志國說:“張先生,請放心,我一定會盡我所能,不辜負您的信任。”
就這樣,在那個秘密的地下室裡,一場關乎正義與良知的交易就此達成……
張志國面帶微笑地送別了來自美國的外交大使,然後轉身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著裝和情緒,準備迎接下一位重要客人——蘇聯的外交大使兼遠東軍區司令員霍可夫將軍。
當霍可夫那高大而威嚴的身影出現在視野中時,張志國快步迎上前去,熱情地與他握手寒暄。兩人先是禮貌性地交流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但隨著對話的深入,氣氛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在幾番言語的周旋之後,張志國憑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談判技巧,終於從霍可夫的話語間捕捉到了關鍵資訊,摸清了這位遠道而來的貴客此次行程的真正目的。
原來,此次霍可夫不遠萬里而來,心中懷揣著一個重要的使命——他期望能與中方成功地達成一項具有深遠意義且互惠互利的協議。為此,雙方展開了一場緊張而又激烈的談判。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深思熟慮之後,張志國這位足智多謀、眼光獨到的代表,終於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個令人矚目的大膽交換條件。他語氣堅定地說道:“我方願意提供 2000 架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這些戰機具備卓越的效能和強大的戰鬥力;同時,再加上 1000 架威力無比的轟炸機。作為回報,我們希望貴方在黑瞎子島的歸屬問題上做出適當的讓步。”
當這個震撼人心的提議被丟擲來時,原本喧鬧的會議室瞬間變得鴉雀無聲,彷彿時間都凝固在了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集中到了霍可夫身上,想要從他的表情和反應中捕捉到一絲端倪。只見霍可夫微微皺起眉頭,眼神深邃而凝重,顯然已經開始深入地思考這一方案可能會給自己一方帶來的種種利弊得失。
一時間,會議室內瀰漫著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氣氛,每個人都屏住呼吸,靜靜等待著霍可夫的回應。
張志國緊緊地盯著霍可夫,他那銳利的目光彷彿能夠穿透對方內心深處的每一絲猶豫。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空氣中瀰漫著緊張的氣氛。終於,張志國打破了沉默,語氣堅定地說道:“我可以提供 6000 噸糧食物資作為支援,這足以幫助你們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