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南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曄當即免去李巨川華州職務,只封了一個錄事參軍,從五品的小官,職權跟他在華州那是天壤之別,地位亦大大不如。
不過李巨川面露喜色,欣然受之。
抽調了李筠,華州兵力空虛,李曄留拓跋雲歸帶兩千親衛軍駐守。
拓跋雲歸極不情願,不過軍令既下,也不敢違抗。有他跟李巨川配合,華州應該無礙。
趕到潼關果然如李曄所想,關內空虛,守軍才一千不到。
張行瑾守虢州,李效奇守陝州。
李曄可以原諒他的軍事冒進,但不能原諒他對潼關的忽視。
巡視的時候,李曄千叮萬囑,潼關是關中門戶,是李曄的身家性命,但還是被張行瑾忽視了。
李曄坐鎮潼關,收攏河中難民,並昭告河中,李罕之殘暴不仁,率獸食人,禍害百姓,人神共憤,諸軍共擊之!
詔令一下,張存敬無動於衷,周德威被堵在隰州,最先反應的是李罕之,三萬大軍直撲潼關而來。
沿途黑雲滾滾,殺氣滔天,各處官民,望風而逃。
李罕之人未到,聲勢已然震天。
陝州和虢州深受震動,不過在得知李曄親自坐鎮潼關之後,才穩定下來。
當年李罕之被孫儒打的抱頭鼠竄的時候,投奔李克用,李克用評價道:吾有罕之,亦如董卓之有呂布,雄則雄矣,鷹鳥之性,飽則颺去,實懼翻覆毒餘也。
李晉王可能平時專注於揮刀砍人,書沒怎麼讀,無意中自比董卓。
不過側面說明李罕之的兇殘勇猛。
這樣的人,李克用不敢留在身邊,讓他回舊地河陽。李曄一面加固潼關防守,一面收攏百姓入關,分散到同州墾荒。
派出大量斥候,嚴密監視李罕之動向,已經整個河中的戰事。
同時派出大量斥候,分散河中各地。
李罕之大軍撲向潼關之後,王珙引軍東投張存敬,王珂卡在河中府,既沒有膽量北上攻打張存敬,也沒膽量攻擊李罕之。
還是那句話,牛人的後代百分之八十繼承不了牛人基因。當然,意外還是有的,比如河北將門高家,再比如李存勖,只不過李存勖只繼承了李克用的勇猛,沒有繼承他的政治頭腦。
三天之後,潼關之下大軍密集。
李罕之非常囂張,在關下不到五里的一處高地上立下營寨。
遠遠望去,似乎還有不少百姓被裹挾而來。
高行周見此情景,怒由心生,“好個李罕之,居然如此看不起我等!末將願率一軍前去挑營。”
乘敵人立足未穩,發動猛擊。
想法很誘人。
李筠也躍躍欲試,只不過被高行周搶了先機,不好意思開口。
不過李曄還是忍住了。
李罕之先後加入黃巢、諸葛爽、李克用等勢力,在戰場上摸爬打滾二十餘載,會露出這麼明顯的破綻?
李曄不敢小看這時代任何一個兵頭。
他們能在唐末亂世裡混出名聲,絕不是浪得虛名。
唐末武人,搞別的不行,打仗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而且關上才一萬軍,李罕之三萬。
高行周再猛,李曄也不能放他出去送人頭啊。
他或許能在敵營殺個七進七出,但他手下計程車卒呢?
無謂的犧牲沒有必要。
李曄的原則就是不動則已,一動就要玩命,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乾淨利落,絕不拖泥帶水。
“高將軍勇武,朕早已瞭然於胸,只不過賊勢正熾,我軍還需忍耐,傳我軍令,有敢言下關出戰者,斬!”
苟吧,只能苟著。
再怎麼說李曄也算半個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