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磊磊 (第1/2頁)
觀望之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年三十貼春聯,早上媽媽和麵,等吃完飯包水餃,這是以往的慣例。華江很聰明會包水餃,歆文不會包水餃,看著電視劇等貼春聯。年前在小賣鋪已經買完春聯了,等著時辰貼春聯,這就是習俗。
小時候聽父母說,中午十二點開始貼春聯,這樣做有很多好處,有一次問父母原因,從哪裡推測出的結論,他們喜歡保持沉默,或者說:“這是從老輩子傳下來的,你流傳下去準沒錯。”
歆文覺著,這種風俗不知道已經流傳多少年了,也不知道還要流傳多少年,沒有意義的風俗流傳又有何意義。
老家還有一個風俗,只要貼完春聯,不能找債主要錢了,要錢會捱揍,只要看到誰家貼春聯早,一定是欠錢很多,沒有能力還錢,用大家認同的風俗保護自己。
透過這一點可以得出,老人想欠錢者回家過年,他們制定這種風俗保護欠錢者,給小老闆留一條路,他們拿著這種習俗當擋箭牌,工人間接性變成受害者。
為了準確,看著電視顯示十二點開始貼春聯,爸爸在客廳裁剪,歆文拿著膠帶開始粘。不守規矩的終有幾家,按照風俗從外往裡粘,把一年財運引到家裡,有些人想法相反,他們覺著,春節要把家裡陳年舊物趕出去,趕走舊思想,趕走舊事物,迎接新事物,迎接新思想。
為了省事,媽媽從早上十點開始包水餃,等到中午十二點,已經包很多水餃了。由於華江住樓房,房間暖氣和地暖,老家屬於民房,如果沒有取暖設施很容易感冒。媽媽在房間點著一個爐子,爐子很暖和防止感冒。
歆文一直在工地幹活,每天風吹雨曬已經習慣了,屋內的溫暖歆文感受不到,只從華江回老家,出力的活交給歆文,室內的工作交給華江。如果用一句話說就是,歆文經常幹農活,燒水、打雜交給他沒有錯,父母的希望還要放在華江身上。
春聯不能貼歪,歆文站在遠處看,爸爸站在凳子上左右擺動,春聯裁剪不直,牆面也不垂直,歆文指揮不容易。幾分鐘之後,爸爸固定好看效果,不知道什麼原因,爸爸看著不順眼,爸爸說:“你眼睛歪啊,貼成這個樣子。”
歆文感到委屈,只能保持沉默,只要歆文在他們心裡留下壞的印痕,以後很難被抹掉,從生活點點滴滴都能感受到,長期以往生活,只會讓歆文失去靠人成長的能力。
孩子隔代親,爺爺腰已經彎了,慢悠悠走來看望孫子,爸爸的嘴沒有停,一直說不滿意的話語,爺爺喊著父親名字說:“歆文還是個孩子,少說兩句,聽話。”
前面幾句很暖心,有人為歆文做主,“聽話”只能用在孩子身上,父親已經四十多歲,“聽話”不應該用在他身上,也許這就是上一代人流傳下來的規矩。
這時候媽媽表現很自私,包好的水餃放在臥室,爺爺沒有發現。昨天華江回家,晚上提著禮物看望爺爺,今天爺爺專程看望孫子。
今天晚上吃年夜飯,歆文在外邊忙,華江和爺爺聊著很高興,爺爺的意思很簡單,華江年齡不小了,房子已經蓋好,應該商量談婚論嫁。
從爺爺眼神裡可以看出,他擔心歆文,如果華江一直不結婚,沒有結婚生子,歆文要一直等著,以後很難走入婚姻禮堂。
歆文家裡有一條狗,歆文很喜歡它,從小到大它是歆文的好朋友,由於父母素質低,狗關在樓梯下,防止出現意外。
一年就一次,一次就一小時,貼完春聯爺爺已經走了,他回家收拾家。媽媽發現爺爺走了,她把鍋放在爐子上,燒開水下水餃,早上吃飯早,下午吃飯晚,中午稍微吃點。
吃完午飯聽到鞭炮聲,村裡小孩拿著鞭炮亂放,農村到處都是木材,這樣燃放煙花爆竹,很容易著火,由於村裡不富裕,有的家庭廚房有木頭,搞不好一把火變成無家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