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1/2頁)
霍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名家精品] 《穆斯林的葬禮》作者:霍達【完結】
簡介:
中國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1991年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三屆茅盾文學獎,1992年由作者改編為同名電影劇本,攝製成電影。
《穆斯林的葬禮》描寫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這部五十餘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趨勢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提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盪氣,餘韻繞樑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這部五十餘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盪氣,餘韻繞樑。
《穆斯林的葬禮》在1987年冬至1988年春發表於《長篇小說》季刊總第17、18期,1987年第6期《中國作家》選載,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書,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許多作家、評論家、穆斯林學者和廣大讀者給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新時期文學和我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中第一部成功地表現了回族人民的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的長篇小說,有著獨特的文學地位和審美價值。1989年和1992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小說連播》節目兩度全文播出本書。自1991年以來,中國文學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陸續出版了本書的英、法、阿拉伯、烏爾都等文字的譯本。1992年,臺灣《世界論壇報》以長達一年的時間全文連載本書,1993年臺灣國際村文庫書店出版了上、下冊繁體字版。
本社先後在&ot;北京長篇小說創作叢書&ot;和&ot;北京長篇小說創作精品系列&ot;出版《穆斯林的葬禮》,至今已十餘次重印,暢銷不衰,先後被列入北京書市十大暢銷書、全國文教類優秀暢銷書、家庭書架百種優秀圖書、家庭書架百種常備書目、北京市青少年&039;94?&039;97讀書工程推薦書目、大學生所喜愛的女作家及其作品;據香港《鏡報》月刊1996年7月號報導,有關方面對中國內地進行大規模社會調查,在青年最喜歡的二十本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中,《穆斯林的葬禮》名列第五位。
《穆斯林的莽林》於1991年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委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長篇小說獎,199o年獲建國四十週年北京市優秀文學獎。1992年由作者改編為上、下集電影劇本,香港康大影業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
序一
一本奇書
冰心
我認識霍達,是從讀她寫的《國殤》和《民以食為天》開始的。我喜愛這位年輕的女作家,因為從這些文字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