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這鄉試同考官鄒石麟,原本只是想稍稍動動手腳,沒想到一個不小心,竟成了眾人皆知的“修改試卷小能手”,這下可真是把事情給徹底捅大啦!訊息傳到咸豐帝那裡時,他那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彷彿都能夾住一隻活蹦亂跳的蒼蠅了。只見咸豐帝龍顏大怒,二話不說便指派了翰林院編修郭嵩燾、刑部尚書趙光等一眾學識淵博之人組成了一支堪稱豪華的“學霸偵探團”。這群人風風火火地直奔圓明園朝房而去,大有不將此次順天鄉試的試卷查個水落石出絕不罷休之勢。
然而,誰能想到這一查之下,竟會發現如此驚人之事!那些被查出存在疑問和弊端的試卷堆積如山,數量之多令人咋舌,細細一數,竟然足足有五十多本之巨!而其中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居然還有一份試卷,上面的錯別字密密麻麻,多到足以湊成滿滿一桌麻將牌,而且細數下來,錯別字的個數更是多達三百餘個!就是這樣一份滿是錯字的試卷,它的主人竟然也能夠高中舉人?這簡直就是一場“錯別字大王”華麗麗的逆襲啊!真不知這位仁兄究竟是走了什麼狗屎運,還是背後有著怎樣不可告人的秘密。
咸豐帝定睛一瞧,頓時怒髮衝冠,心中的怒火猶如火山噴發一般不可遏制。只見他大手一揮,毫不留情地給主考官柏葰送上一份沉重的“革職大禮包”,責令其即刻歸家等待傳訊。而那位副主考官朱鳳標以及左副都御史程庭桂,自然也是難以逃脫這一劫難,同樣被暫時解除職務,只能忐忑不安地等候進一步的查辦。
與此同時,咸豐帝聲色俱厲地下達命令給負責此案的諸位辦案大臣:“爾等務必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仔細徹查此事,絕對不能有絲毫懈怠。對於涉案之人,必須要嚴懲不貸,切不可心慈手軟,否則休怪朕龍顏大怒!”
再看那柏葰大人,他乃是堂堂蒙古正藍旗的翹楚人物,憑藉自身出眾才華考取進士功名後,仕途之路可謂一帆風順。他先後擔任過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等高權重位,最終更是榮登文淵閣大學士之寶座,成為從一品的朝廷大員。此人向來以清正廉潔、辦事嚴謹且能力超群而備受讚譽,早在道光二十三年之時,他曾奉命出使朝鮮。當時,朝鮮國王為了討好他,特意贈送五千兩白銀,但柏葰卻毫不猶豫地將這筆鉅款如數上交至朝廷。此舉一出,不僅在朝堂之上贏得了滿朝文武百官的齊聲稱讚,就連民間百姓也對他欽佩有加,如潮水般的掌聲與讚美之聲不絕於耳。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向來以清正廉潔著稱的大佬,竟然在轉瞬之間便從高高在上的一品大學士淪為了身陷囹圄的階下之囚!這突如其來的巨大轉變速度之快簡直猶如乘坐火箭一般,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驚愕不已,其帶來的震撼程度更是如同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地震!
且說柏葰遭此厄運之後被革去官職,但此事並未就此終結,相反卻如同一顆雪球沿著山坡急速滾落,愈演愈烈,規模也越來越大。而此時,肅順、載垣以及端華等一眾宛如“偵探團”般的人物開始登場,他們四處明察暗訪,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循著線索抽絲剝繭、順藤摸瓜。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調查追蹤,最終竟驚人地發現了順天鄉試的考官浦安與考生羅鴻繹之間存在著一樁不為人知的“秘密交易”!
話說在廣東肇慶這個地方,有位名叫羅鴻繹的仁兄。此人可並非是憑藉科舉考試這種正規途徑踏入官場的喲,而是直接大手一揮,“捐”出大筆錢財,輕輕鬆鬆地弄來了一個六品刑部主事的官職。這感覺啊,就好似花錢購買了一張 會員卡,順利進入了官場這個神秘而又令人嚮往的領域。
然而,羅鴻繹這傢伙顯然並不滿足於此。這不,此次順天鄉試來臨之際,他為了能夠金榜題名,更是不惜砸下重金,去求助於自己那位同樣來自廣東的老鄉——兵部侍郎李鶴齡。當李鶴齡聽聞此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