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的鏟屎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紹興六年,十月,天氣開始轉涼。
岳飛的第二次北伐剛剛結束,江北的戰事依舊如火如荼,卻絲毫沒有影響南方的歌舞昇平。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臨安雖為行在,也僅是最後的一塊遮羞布而已。
朝中對於主戰的呼聲極高,甚至連官家都信心滿滿,當然,這都是大人物們需要考慮的事情,對於市井小民而言,他們只關心來年能有個好收成,租子可以少收幾分。
丘陵地帶就是連綿的小山包,兩淮地區連年的征戰,造成不少百姓接連南逃,有的就直接找一山頭,扎個草廬算是安家,就這還要冒著被山頭主人趕走的風險。
臨安城外的一個不知名小山頭上,就有著這麼一戶人家,說是人家,也就是一個老婦人帶著個約莫十歲上下的孩子。
山腳處有著半畝開墾過的地,算是祖孫二人的不動產,此時,卻也如荒地一般,天色開始慢慢的暗下來。
“太婆,我回來啦。”孩子揹著一個小布袋叫嚷著跑進了屋。
老人躺在草蓆上,席下墊著稻草,姑且算是床吧,身上蓋著的所謂被子,同樣是兩塊布中間塞了稻草。
“哎,回來就好。”老人的聲音雖然沙啞,有氣無力,卻透著無盡的慈祥。
“我今天賣了可多柴火,賺了15文呢,這是半斤米,花了12文,這還有個炊餅,花了兩文,我還有一文錢哩!”孩子一邊不斷的從布兜往外掏東西,一邊嘴裡不停的絮絮叨叨。
老人也不說話,渾濁的雙眼卻好似蘊著千言萬語,這豆丁大的孩子又能背多少柴?還要走十幾裡的路,這麼好的孩子怎就託生到自家來了呢。
“太婆!你快吃呀!吃完就好起來了,有力氣。”孩子將那個與自己拳頭一般大的蒸餅捧到老人嘴邊。
“太婆不餓,你吃。”老人有些費力的推了推。
“我吃過了,李家酒樓的掌櫃,人可好了,我吃飽飽回來的呢。”說著,還努力的鼓起肚子拍了拍,那嘭嘭的聲音,不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麼。
不過說人家掌櫃心善,倒也沒說錯,清晨露重,誰又會真的要溼柴呢。
老人拗不過,小心的咬了兩口就推脫吃飽了,孩子勸不住,也只好作罷,仔細的包好放到一邊。
天已經完全的黑了,孩子掀開被子,躺在老人身邊,閉眼準備睡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古人最真實的寫照,大宋的夜生活?那是城裡達官顯貴的生活,和普通百姓又能有什麼相干。
“太婆,為什麼要打仗呀?不打仗,阿翁和阿爹他們是不是就不用死了?”孩子的想法很單純。
老人也不知該怎麼解釋,不打仗就真的不用死了麼?揉了揉孩子的頭,
“很快就不打仗了,日子就會好起來的。”
“嗯,等不打仗了,再等我長大些,我就能賺更多錢,還能種地,到時候給阿婆買肉吃,不,我要帶阿婆去酒樓吃,去醉賢樓,官老爺們都去那裡吃飯,還有傳聞官家也去過呢!”
孩子天真的憧憬著,似乎,能去酒樓裡吃頓飯,是件頂了不起的事。
“好,太婆等著你帶我去酒樓。”
屋外,寒風吹的樹梢沙沙作響,吹到鄉間田壟,也吹過臨安高牆,吹向窮人,也吹向富人。
天剛矇矇亮,孩子便迷迷糊糊的醒了,睡得早,醒的自然也早。
“太婆,你的手怎麼這麼涼,是不是冷啊?”孩子拉過放在自己臉上的手,哈著氣,想幫奶奶暖一暖,卻並未得到任何回應。
“太婆?太~婆,太婆!”
說是老死也好,凍死也好,病死也好,總之,才剛入冬,老人便去了。
“說好了,等不打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