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在第二道山口,早有遼將把守。當中遼將手使開山斧:「楊六郎,哪跑!」掄起開山斧奔楊景力劈過來。六郎歪腦袋躲過去,開山斧走空了。楊景用蟠龍金槍一壓他的斧頭,然後槍尖奔他虎口挑來。這小子嚇得坐手鬆了,剩一隻手拿著兵刃,剛要換把,楊景用槍桿砸斧子杆,「當」地一聲,震得敵將手一哆嗦,開山斧落地。敵將扭頭要跑,楊景催馬前進,追上來,大槍照著後心就刺。別看他有掩心鏡擋著,蟠龍金槍是寶刃,當時紮了個透心涼。六郎抽槍,腳蹬死屍,然後催馬過了二道山口。
來到第三道山口,連珠炮響,接著出來有二百女兵。當中高挑紅色大旗,旗下一員女將:十七、八歲,頭戴鳳翅金盔,身掛魚鱗鎧,外罩紅斗篷,膀下壓騎棗紅馬,手中一口金刀,連人帶馬象團火,往臉上看:五宮清秀,透著聰明,這員女將高喊:「什麼人膽大包天,敢闖我的山口?」六郎報名,女將愣神:「楊家將呀!」
這女的是誰?肖太后的女兒、三公主玉鏡,楊八郎的妻子。八郎告訴玉鏡:「我曾在老令公手下聽差,和楊家人交情過命。如楊家人從咱山口走,你得高抬貴手。」三公主想:駙馬在我面前求了回人情,我還真得幫幫忙。想到這,把大刀一舉說:「姓楊的,接刀!」往下一劈,楊六郎用槍往上一磕,三公主故意「哎呀」一聲:「喲!好厲害!軍兵呀,給我撤!」「嘩!」閃條道,六郎一點勁沒費就過去了。
共是五道山口,六郎拼命廝殺,好不容易終於衝出來了。
別看楊家將被困在山裡,人沒吃的,馬沒餵的,多虧那兩個老夥頭軍,每天去拔草根兒,嗯主將的戰馬,所以戰馬才能把六郎馱出來。也偏巧,今天韓昌被肖太后找到行宮議事,如有韓昌韓延壽,也沖不出去。這時,楊景衝到山口外,他長出口氣:「真是兩世為人哪!」他把馬牽到僻靜地方,下戰馬,叫馬啃點荒草,自己也找山泉小溪,趴在地上喝了幾口水。然後重整雕鞍,飛身上馬,急馳在通往幽州的大道上。
他正往前跑,突然從樹林中竄出二人,到馬前抓住韁繩:「楊郡馬,我們奉了潘元帥之命,在這兒等你兩三天了。快跟我們走吧!」
第 二十 回 杜金娥巧救延嗣
六郎楊景闖出兩狼山,緊催戰馬,直奔幽州城,去找七郎楊延嗣。半路途中,路過一片樹林,突然間,從樹林中衝出來兩員將官,伸手拉住六郎馬的韁繩,高喊:「楊郡馬,我們等你兩三天了,快下馬吧!」六郎低頭一看,原來是邊關十二名大將之內的將官,這兩人是把兄弟,一個叫岑林,一個叫柴幹。六郎又驚又喜:「二位將軍,怎知道我到這兒?」兩個人慌慌張張地說:「六爺你膽子太大了,敢大搖大擺地從這兒走!摸摸你的腦袋還有嗎?快進樹林吧!」六郎不解其中之意,連忙下馬。岑林給六郎牽馬,柴幹拉著六郎的手,一直走到樹林深處。岑林說:「六爺,你這是從哪兒來,上哪兒去?」楊六郎把自己被困兩狼山、父親碰碑而死的事說了一遍:「我要到幽州去找潘元帥,打聽我七弟的下落。我七弟搬兵,不知為什麼,至今沒回來。岑將軍,你見著七郎了嗎?你們在這兒是等我嗎?」岑林一聽他問起七郎,淚如雨下:「六爺,你至今還蒙在鼓裡。七郎他、他、他……」「他怎麼了?」此時,岑林已泣不成聲,說不出話來了。楊七郎到底哪去了呢?
七郎奉老令公楊繼業之命,闖山搬兵求救。楊家哥兒幾個,論力氣數七郎大,長得身高體壯,勇冠三軍。別看他心粗,槍法可好。這幾天兩狼山挨餓,七郎比別人強點,能多吃一口。因為老令公疼兒子,把自己那點子糧給兒子掰去一多半,殺個戰馬什麼的,爺兒三個和當兵的一塊分了後,令公那份也給七郎了。所以,他還能頂住,今天還能上馬掌槍闖營也可是五道山口,層層有卡子,不容易呀!楊七郎拼力氣殺出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