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潘仁美一看,可樂壞了,心想:把楊繼業一宰,天波楊府非翻天不可。楊家將一反,他們往外一拉,大宋江山就是我的了。我一個兒子換他們三條命也值得。快點殺,免得夜長夢多。他忙對太宗說:「萬歲,臣願做監斬官,略解劈子之恨,望聖上體貼恩准。」「朕準本。」「謝主龍恩。」
潘仁美站起身,手捧旨意,撩袍端帶剛要走,忽然聽得有人高喊:「萬歲,且慢傳旨,臣有本奏。」潘仁美回頭一看, 原來是丞相王苞王延齡。萬歲殺七郎,王苞著急,但沒法保本,因為他有人命。見老令公請忠孝帶也將被殺,王苞再也憋不住了。心想:我是朝中丞相,我不保本,誰來救人呀!所以趁潘仁美沒下殿,便高喊了一聲。皇上說:「王愛卿,你有何本奏?」王延齡說:「老臣我給令公求情來啦。楊延嗣劈死潘豹,將他殺了,有情可原,可老令公和六郎是朝中的名將,現在北國打來戰表,正是用人之際,萬萬殺不得呀,請萬歲三思。」「王愛卿,聯並非要殺他父子三人,只想處死楊七郎和楊六郎,給三國舅抵命。怎奈,老令公他自請忠孝帶,有意盡忠啊!因為他也知道,這次楊七郎登臺打擂,犯的是滅門之罪,他一人討死,免去全家被斬,這倒是個便宜。朕念他輩輩忠良,饒恕全家,只斬他父子三人,也就算對得起楊家將了。愛卿不必多言,聯不準本。」「萬歲,楊家人是殺不得的!」「你還要袒護楊家?」「萬歲可記得,楊家歸宋之後,忠心報國,屢次領兵掛帥,南邊有了反叛,去南方徵戰,北邊有了叛賊,去北方廝殺。平滅叛亂,保住宋朝一統華夷,四方寧靜,江山穩如磐石。楊家將可稱股肱之臣,柱石之卿。先不說楊門女將,就說令公那八個兒郎 ,父子九人,一口刀八桿槍,徵殺四野,南征北戰,東擋西殺,立下汗馬功勞,威鎮番邦。大宋江山有千斤重,楊家人分擔有八百呀!這樣的忠良自古稀少。而今有微小罪過就斬首,可對得起奠基開國的太祖皇帝嗎?萬歲,老臣之言,你要再思再想。如果殺了楊家父子,外邊人該說萬歲『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過河拆橋,無情無義』,叫文武群臣心灰意冷,偏邦外國聞得楊家將被殺,又得興師犯境,殺進中原。如兵臨城下、將至壤邊,到那時,何人退敵?大宋的江山就得付於流水,您成了亡國之君,我等成了亡國之臣,黎民百姓成了亡國之民,定遭塗炭,豈不悔之晚矣?可能為臣言重了,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依為臣之見,還是放了楊家父子為好。」
王延齡的話,說得夠狠的。太宗臉上掛不住了,強壓怒火:「王愛卿,功是功,過是過,不能混為一談。正因為楊家有功,才封了楊繼業,連佘賽花都有官爵。對他家可說得上皇恩浩蕩。有功再有罪就不能罰嗎?如賞罰不明,怎麼治理朝綱?不許多言,退下。」「萬歲不準本?」「定斬不饒。哪家大臣再替楊繼業保本,與他同罪。」王苞一看,說什麼也不行了,眼看令公就要死了,這該怎麼辦?又一想:人生在世,不就是生離死別嗎?大丈夫生而何歡、死而何懼?救不了楊家父子,我也不活了。我何不講古比今,說服天子:「陛下,容臣講輩古人,您可願意聽聽?」本來皇上不愛聽他說話,可又不好拒絕。心想:叫他講,把我比唐堯、虞舜沒說的,敢把我比夏桀、殷紂,我就宰你。皇上忍著氣說:「朕愛聽,你說吧!」
王苞壓著火打個唉聲:「說起來,這個事情離現在不太遠。在河南登豐縣有座山,山腳下住著一個打柴的樵夫,名叫張進忠,堂上有六旬老母。此人待母最孝,終日靠深山砍柴度光陰。一年臘月,天寒地凍,北風襲人,滿山之上,銀裝素裹,天空有暗淡浮雲,張進忠夾著扁擔,腰裡別著斧子,走進深山。剛到谷口,突然一陣狂風大作。張進忠正在發愣,眼前竄出一隻斑斕猛虎。這隻虎張牙舞爪,奔張進忠撲來,樵夫把眼一閉,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