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第2/3頁)
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撂下了。其實,就是七郎去,也找不著杜金娥。杜令公回臨鳳閣的第四年,在正月十五花燈會上,把杜金娥給丟了,四下派人去;找,也沒找著,夫妻倆也不敢給楊家送信。過了十二年,突然杜金娥回來了,出落得一表人才。老夫妻倆可樂壞了,真象半夜裡得了顆夜明珠。忙問杜金娥:「這十二年你哪去了?杜金娥向父母說明:那年花燈會,被一個道姑帶走了。這道姑是大宋軍師苗光義的表姐,人稱聖手道姑。苗光義被貶之後見到表姐,說明朝中之事,不但自己罷了官,杜國顯也因此被貶回家了。無意中還說到杜令公有一女兒杜金娥,許給了楊七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聖手道姑一想:我一輩子練武,沒兒沒女,連個徒弟都沒有。既然杜令公有個姑娘,我看看怎麼樣?要好,就收她為徒弟。聖手道姑在杜家轉了幾天,等十五這天,看見了金娥,見她聰明伶俐,就把她給帶走了。帶到山裡後,聖手道姑每日向杜金娥傳授武藝,教她練槍練刀,騎馬射箭。眨眼之間十二年過去了,杜金娥只學得十八般兵刃件件精通。武藝學成後,這才打發金娥回家。老兩口子見女兒失而復得,又學成一身武藝,自然非常高興。誰知一年後,杜令公不幸病故,母女二人在家鄉已無有依靠,老夫人只好把家產變賣,帶女兒和十幾個家人,去京城投奔楊家。走在半路,聽人傳說,北國天慶梁王造反,楊家將奔幽州打仗去了。杜金娥說:「娘,咱先別去京城了,楊家男將不在,府裡全剩女將,那些人個個武藝高強,爭著為國立功,我寸功沒有,倘若被人小瞧,你我母女怎麼呆?依女兒之見,不如先去幽州,找機會立點戰功,再進天波府。」杜夫人高興:「行!」就這樣,一家人又改道奔幽州。路過這座金雞嶺,下來一般嘍兵劫道,被社金娥打得王八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把頭領都打服了。頭領叫劉清,請求杜夫人和小組留在山上:「小姐能耐大,能鎮住金雞嶺。現在南朝北國正在打仗,領著我們,見機會立下戰功,歸降大宋,我們這夥也有個出頭之日。」杜夫人和女兒一合計:也挺好,不然沒個落腳之地。就這樣,娘倆留在山上。劉清拜老夫人為乾娘,由老夫人執掌山寨,金娥每天教劉清練藝。最近聽說中原、北國連日交戰,她天天下山打探。今日正巧遇上韓昌迫七郎,把七郎救到山上。杜老夫人一聽是七郎,悲喜交加:「孩子,你來得太好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你和金娥完婚吧!」說完,把庚帖拿出來。七郎一看,上有生辰八字,是真的,才上去拜見岳母:「完婚可不行!」他把兩狼山之事一說,扭身又要走。老夫人說什麼也不依:「孩子,你身上帶傷,今天已晚,再急也不差這一夭。劉清呀!快準備天地桌,殺豬、宰羊,給他們完婚。」劉清一看,來了這麼個英雄妹夫,可樂壞了,按老夫人吩咐,急忙準備一切。讓手下人連忙殺豬、開膛、施毛、剝皮、剔骨、切肉,山裡人不會做什麼好吃的,無非是白肉、血腸、制肘子、燒豬腿、繪雜碎,還有自造的土酒,脆的山菜。都準備齊了,也不容七郎多說,十字披紅,夫妻倆拜堂成了親。第二天,天剛亮,楊七郎告訴杜金娥:「我要走了!」無奈,杜金娥也牽上戰馬,送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前邊桃柳林,夫妻才雙雙止步。金娥說:「今日分手,不知何日見面。將來見到婆婆,我說是楊家媳婦,誰認得呀?你給我留點表記做憑證。」「我沒什麼呀!」他一摸腦袋,把頭上金簪拿下來,上邊有七郎名字,給了金娥。金娥接過後,又說:「七郎,你我雖是一夜夫妻,如留後代,也是祖上有德。你可得給起個名字!」「這麼麻煩呀,起啥名呢?」他一眼看見杜金娥戰馬脖子墜下威武鈴的紅纓了:「要是丫頭,你起名字,要是小子,叫楊宗英。」金娥連連點頭,夫妻灑淚相別。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