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第1/2頁)
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大郎領著兄弟跪下了:「爹爹,孩兒來了。」五郎高喊:「爹呀,我們救你來了。」楊七郎一看樂了:都來了,我早就不想在這兒呆了!老令公甩開頭髮,睜眼一看,愣住了:「啊!夫人,你們怎麼都來了?」太君說:「令公,不是你派楊洪送信,叫我們來嗎?」「我叫你們幹什麼來?」佘太君更聰明:「你是怎麼說的?」「我叫他送信,準備準備,來祭奠法場。」太君一聽不對,又怕令公生氣,忙說:「對呀!這不是祭奠祭奠嗎?」「不對!祭奠法場應該帶些燒紙、棺材。這些孩子盔甲在身,明明要搶法場呀!」五郎說:「對了,就是搶法場來了!」「夫人,你想要造反?」太君見瞞不住了,忙說:「楊洪傳信,可不是祭奠祭奠。」「他是怎麼說的?把楊洪叫進來。」楊洪覺得自己挺行呢:「先皇人,少令公都來了,接您回府呢。」老令公氣壞了:「楊洪,我叫你回府送信,你怎麼說的?」「老奴一會兒也沒耽誤回府集將。你不是說劫法場嗎?」「什麼?」「準備準備,快劫法場呀!」「楊洪,你……哪個叫反了?」「您怎麼說的?」「我說祭奠法場。」「祭奠一一劫,差不多。老奴聽錯了,老奴該死。」
老令公有心怪罪,又不好意思。楊洪八歲到老楊家給楊繼業當書童,伺候楊繼業念書練武,長大了給牽馬墜錘,真是忠心耿耿,是老楊家的功臣。後來隨老楊家歸大宋到京城天波楊府,稱他老管家。不用說家人,就是這些少爺,都拿他當長輩看。無佞侯佘太君、令公楊繼業也尊重他,今天把信傳錯了,怎麼好見怪他?他又是好心,為了救人。令公打了個咳聲:「楊洪,你錯傳了一句話,我楊家又加罪了。那潘仁美準告我這幾個兒子呀!」「老奴該死,該死!」太君說:「楊洪,你別難過。令公,你犯了什|麼罪?七郎犯罪,為什麼殺六郎和你?」「夫人,六兒是替任堂惠死,我是自己請的忠孝帶,樂意死。兩個兒子沒了,我活著有什麼意思?太君你帶孩子離開法場,等我們死後,把屍首收驗起來,送回老家山西火塘寨,你領著兒女也辭官回家,樂守田園去吧。」太君說:「我怎麼能看著你們父子三人屍首兩斷?你不忍看孩子死,我就忍著看你們都完嗎?既然皇上不念楊家功勞,他無情,休怪我們不義,我與你鬆綁,咱們反出東京,把人馬拉回河東不就完了?」令公說:「這可萬萬使不得。我楊家是忠良,保了老趙家,至死心不變,千萬不能反。」「令公呀,有道明君我們保,無道昏君保他幹什麼?想我楊家為大宋南征北戰,難道就換來個殺頭而死嗎?」「夫人呀,咱們不看當今天子,還要看先皇趙匡胤對我家的恩德。別忘了先皇銅錘換玉帶,收我楊家,先修天波府,後收我們一家老少。想當初,先皇在世,一條蟠龍棍,勇冠三軍。我父親火山王楊袞,保河東北漢王劉貴。先皇趙匡胤去平北漢王劉貴,我父出馬,二人交戰,只打得難解難分,到最後,我父扔起走線銅錘,要打先皇。先皇一看不好,剛要躲,忽然馬失前蹄。如果被銅錘砸上,當時就得砸成肉餅。先皇眼睛一閉,就等死了。我父非常愛情先皇,不忍下手,忙把銅錘收回。先皇見錘收回去,,回頭要給我父一棍,因念剛才饒命之恩,他手下留情,棍掃頭盔,先皇撥馬敗走,我父催馬追趕,到無人之處,先皇問,為什麼銅錘不落下?我父說,看你年輕。先皇磕頭謝我父親饒命之恩,我父親謝先皇深明大義。先皇叫我父親保大宋,如能保宋,楊家便是開國功臣。我父說,『我楊家是忠臣,忠臣不保二主。既保了河東北漢玉,不能再保趙家』。先皇再三相勸,我父沒法,說,『我不保你,也不反你,將來我兒子長大了,叫他既保大宋又保河東』。先皇大喜,但是空口無憑,『將來我收你兒子,拿什麼收』?我父親把銅錘交給先皇,先皇解下玉帶回贈我父,銅錘換玉帶。後來,宋王天子三下河東,疆場上和我交鋒,先皇年老不是我的敵手,拿出銅錘要收我歸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