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全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79年費利特&iddot;奧爾罕&iddot;帕慕克的處女作《塞夫得特州長和他的兒子們》(cevdet bey ve ogullan)將故事發生地設定在作者長期生活過的伊斯坦堡尼森塔斯區,描繪祖孫三代創造財富和效法西方的歷程,正如費利特&iddot;奧爾罕&iddot;帕慕克所言,這部作品&ldo;講述一個家庭模仿西方資本主義家庭的故事&rdo;。由於這部作品緊密結合作者及其父輩和祖輩的親身經歷,所以費利特&iddot;奧爾罕&iddot;帕慕克在2006年12月8日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發表受獎演說《父親的手提箱》(baba bavu)時特意提及父親對這部小說的讚賞態度:&ldo;我用顫抖的手將列印好的文稿送給父親,希望聽取他的意見。這不僅僅是因為我相信他的鑑賞品位和智慧,以及他的意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而且是由於他並不反對我成為一個作家。我迫不及待地等待他的答覆。兩個星期後他來到我這裡,沒有說話,只是張開雙臂擁抱著我,用這種方式告訴我他非常喜歡這部作品。接著,他告訴我,總有一天我會收穫無限快樂,正如我今天站在這裡接受諾貝爾獎一樣。&rdo;1983年,《塞夫得特州長和他的兒子們》獲得《土耳其日報》小說獎和奧爾罕&iddot;凱馬爾小說獎。
如果說《塞夫得特州長和他的兒子們》主要關注東方與西方的關係,那麼1983年費利特&iddot;奧爾罕&iddot;帕慕克的《寂靜的房子》(sessiz ev)則在延續這一主題的基礎上,開始觸及傳統與現代的關係。這部作品從祖母法蒂瑪、孫子法魯克、孫子麥汀、侍者瑞賽普及侍者的侄兒哈桑這5個人的視角,審視20世紀初祖父塞拉哈亭苦心孤詣用奧斯曼文編撰四十八卷本百科全書的痛苦經歷。奧斯曼帝國統治末期,無神論者塞拉哈亭不容於當時,被流放到首都伊斯坦堡郊外,他認定東方伊斯蘭世界已全面落後於西方基督教諸國,故決心皓首窮經編寫一部百科全書。他曾豪氣萬丈地宣告:&ldo;當我完成四十八卷全書的時候,所有要表達的思想將全部表達出來,我將一舉填補東西方難以置信的鴻溝。每個人都會被迷住。&rdo;[20]但是,在國父凱末爾的極力推動下,土耳其共和國從1928年起開始廢止奧斯曼文。1928年11月大國民議會透過的《土耳其字母採用和實施法》規定,自1929年1月1日起,國家機關、公司、銀行、協會以及社團在其工作檔案中必須使用土耳其字母,土耳其語圖書必須用新字母印刷。因此,塞拉哈亭的鴻篇巨製頓時成為廢品。他的遭遇成為20世紀20年代末土耳其共和國眾多學者錐心苦痛的一個縮影。1984年,《寂靜的房子》獲得土耳其瑪達拉勒小說獎(adarali novel prize);1991年,《寂靜的房子》(法文版)榮獲歐洲發現獎(prix de la déuverte européenne)。
1985年費利特&iddot;奧爾罕&iddot;帕慕克的《白色城堡》(beyaz kale)繼續關注東方與西方的關係,不過首次將觸角伸向幾百年前,描述義大利奴隸與奧斯曼學者互換身份的特殊經歷,強調運用&ldo;自我&rdo;與&ldo;他者&rdo;兩種視角同時打量一種文明,表明東方伊斯蘭文明與西方基督教文明具有共通性和互補性。在這部作品中,年輕的威尼斯學者乘船前往義大利那不勒斯,在海上遭遇奧斯曼帝國艦隊,被俘後走進伊斯坦堡的監獄,幾經周折與一位比他大五六歲的奧斯曼人霍加相識,這時威尼斯人驚奇地發現自我與他者的長相極其相似:&ldo;過了一會兒,另一扇門開啟,一個約比我大五六歲的男子走了進來。我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