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部分 (第4/4頁)
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就可以加速中國革命的程序。抗日戰爭開始時,**就預料,日本帝國主義是能夠戰勝的,最後勝利一定屬於中國人民,現在抗戰勝利了,只要我們繼續戰鬥下去,一個和平民主的新中國一定會建立起來。”
朱德告誡曾克林說:“東北人民受了日本侵略者十幾年壓迫,要使他們感到我們黨的溫暖,感到黨和人民的軍隊是他們的靠山,使黨的影響深人人心,你們是第一批進入東北的部隊,責任更是重大。“這次會議,使**中央政治局進一步瞭解蘇軍在東北只佔領中長路沿線的大城市,許多中小城市及廣大鄉村或為真空地區,或為匪偽盤踞。蘇軍雖礙於中蘇條約不允許八路軍在其撤退前進入東北,但不用八路軍番號即可得到默許。人民自治軍在東北擴兵極容易,每一號召都有數百人參加,極有利於軍隊發展。
在這次會議期間,政治局以**名義給在重慶談判的**、周恩來發出了電報。電文指出:今天下午,有馬林諾夫斯基元帥的代表貝魯羅索夫中校乘飛機由瀋陽到此,並由我冀熱遼軍區16軍分割槽司令曾克林同來。貝中校明日飛回瀋陽,今天擬與貝中校正式談話,詳情另告。傳令電臺等候。
當天晚上,中央政治局繼續開會,並就東北局勢和**的政策展開討論。政治局成員一致認為,東北的條件太好了,蔣介石還沒有來得及進入東北,這是我黨佔領東北的天賜良機。
朱德興奮地說:“衝央要迅速派人到東北去,要準備40萬至50萬軍隊。”
**擬組建**中央東北局的想法已有多時,曾克林的彙報促使他定下了決心。經過集體討論,透過了兩I員決議:(一)立即成立東北局,以彭真為書記,陳雲、程子華。林楓、伍修權為委員,馬上隨蘇軍飛機去瀋陽。
“東北局全權代表中央指導東北一切黨的組織及黨員活動,東北一切黨的組織和黨員必須接受其領導。”
(二)從華中、華北派遣100個團的幹部去東北。“不帶武器,穿便衣作為勞工到滿洲找東北局。”在進入滿洲邊境時,絕不可被紅軍及英、美、國民黨人發現,絕不要經過有紅軍駐紮的地方,並且一旦進入滿洲境內,即須使用滿洲本地番號,消滅八路軍原有的證件。“只有用東北地方部隊的名義和非**的面目,才有可能得到紅軍的幫助。
在這次會議上,**強調說:“目前我黨對東北的任務,就是要迅速地、堅決地爭取東北,在東北發展我黨的強大力量。”並指出:“這是幹載一時之機。”為了加強東北的力量,完成控制東北的任務,中央改變南下意圖,並將原來計劃從延安等地派到中南華東的部隊和幹部一律改派東北;並準備從各解放區抽調10萬主力部隊和兩萬幹部到東北。
關於蘇方的要求,政治局會議決定按照中蘇條約處理,撤出單個部隊,一部分轉入農村。會上,張聞天、李富春、高崗也紛紛請戰,要求去東北工作。會議直到深夜才結束。
立即組成東北局是經營黑土地的當務之急,為此9月15日,**中央釋出關於成立東北局的決定。全文如下:中央決定威立東北中央局,以彭真、陳雲、程子華、伍修權、林楓為委員,並以彭真為書記,他們已在奉天之瀋陽城市設立機關(對外不公開),各地到東北幹部及黨員,可到瀋陽城南街張作霖公信衛成司令部找司令曾克林(黨員)即可找到東北局接頭。東北局全權代表中央指導東北一切黨的組織及黨員活動。東北一切黨的組織和黨員必須接受其領導。
**中央還決定彭真、陳雲、葉季壯、伍修權、段子俊。莫春和6人乘蘇軍的飛機離開延安。
由於考慮到蘇方實行軍銜制,而**方面則沒有軍銜,為便於開展工作,在彭真一行離開延安時,**中央決定,以中央軍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