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著雖未實現,而&l;政學系&r;在國民黨及國民政府之內其力量至少可與另一有力派系的&l;&r;相頡頑。
可是系在許多方面卻難與政學系相抗衡。蓋系雖然幹部遍天下,包辦甚或把持了無數個政黨小單位,但它卻是個&l;有兵無將&r;的團體。它的散兵遊勇,雖然到處樹敵惹忌,但是&l;大官&r;實少得可憐,就是陳立夫先生自己只在最後才做了幾個月的立法院副院長。所以星象家如替系算個命,一定要說它缺乏&l;正官正印&r;!
政學系可就不然了。數數它的領袖們,可說內有宰輔,外有封疆。據國民黨的傳統說法,政學系的成員沒有&l;簡任&r;以下的小官。所以他是個&l;有將無兵&r;的團體。他們只與高階的正敵,決勝於千里之外;而不在大學的學生宿舍,或小職員的公共食堂內,對人家橫眉豎眼地表示特殊惹人討厭。所以政學系給予一般人的印象便是這一團體是一大批做大官、享厚祿的&l;治世能臣&r;的組織。事實上,自民初國會政治搞起,直至今日作&l;廚房內閣&r;為止,它在國民黨內的影響較之其他任何派系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將來史學家如一秉春秋之筆來論斷國民黨的史實,如認為該黨功在國族,則政學系實在應該&l;配享太廟&r;;相反的如果認為國民黨禍國殃民,罪在不赦,則政學系實在不能只算是&l;脅從&r;!但是政學系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這也是個有趣而值得研究的問題。不過要研究&l;政學系&r;可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的歷史、人物、組織、政治權術;它代表了什麼利益;甚至它的&l;階級性&r;都太複雜了。筆者也斷不敢以&l;二手資料&r;冒昧來作一項&rdo;case study &rdo;,只想就書本知識,來一探這一派的起源,和它以往在國民黨當政中所活動的大略而已。但願我們沾&l;言論自由&r;的光,先為這個問題畫個輪廓,好讓其他專家或&l;個中人&r;來以事實填補罷!
(二)
討論&l;政學系&r;似應從&l;同盟會&r;談起:
&l;同盟會&r;原是一九○五年(清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夏季,中國革命分子在東京所組織的革命大同盟。蓋斯時中國留日學生共有兩萬多人。真正讀書的人雖然不多,但是談革命卻是一時的風氣;革命的小團體如雨後春筍,個別的革命家更不計其數。大家都認為有聯合組織之必要,剛好孫中山在倫敦蒙難之後,在這一年載譽東歸,成為國際新聞人物,大家乃公推中山為首於一九○五年七月三十日正式在東京成立同盟會。
雖然同盟會當時的誓辭是&l;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r;。但是盟員一致服膺的共同信念卻只是&l;驅除韃虜,恢復中華&r;;最多也只到&l;建立民國&r;為止。因此,同盟會雖然是中國革命史上最&l;革命&r;的一個團體,但是一旦&l;民國成立&r;了,奮鬥目標消失,革命精神便再也打不起來了。
所謂&l;民國&r;這一概念,在當時的解釋便是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是個&l;共和政體&r;──有總統、內閣,和上下兩院──就夠了。有才識的政治家,和善於縱橫捭闔的政客,都應集中到&l;國會&r;裡去動口不動手。因此民國一旦成立,同盟會便&l;盟&r;而不&l;同&r;了。當宋教仁、黃興一般人正式把同盟會改為國民黨,以便在國會內以&l;政黨&r;姿態出現從事政爭時,另一干與宋、黃不合的盟員如章太炎等,便另行組黨,甚至與前保皇黨蛻變為北京政府中的政黨──進步黨等攜手在國會之內與國民黨對抗了。同盟會這分裂非關本題,權且按下不表。
再看這以宋、黃為首的新國民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