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下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帝內經》對經絡系統及其功能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長期的臨床觀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結果和取類比象的描述。由於《黃帝內經》的概念體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給現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內涵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就目前而言,關於經絡,人們又以下假設:一是神經論,認為循經感傳是神經元之間興奮傳遞的結果;二是體液論,認為中醫經絡中的氣血指人體中的各種體液,經絡是體液執行的通道,體液運動刺激神經產生循經感傳;三是能量論,認為經絡是某種物理能量與資訊的傳輸渠道。&rdo;
第十七章 氣功
&ldo;能量與資訊的傳輸渠道?&rdo;我問。
&ldo;就是氣功。&rdo;他回答說。同時指了指清雲,說:&ldo;就是剛才這位先生所說的那樣。&rdo;
清雲道:&ldo;我贊同這種說法。我在練習氣功的時候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身上的氣機是沿著經絡在執行的。&rdo;
秦教授說:&ldo;氣功是中國獨特的健身術。系現代名詞。古代則根據功法不同,分別稱吐納、導引、行氣、服氣、食氣、練氣、靜坐、坐禪或內功等。其特點是透過練功者的主觀努力對自己身心進行意、氣、體結合的鍛鍊,以達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氣功內容廣泛,主要有調身、調心、調息、自我按摩和肢體活動等。氣功功法繁多,有以練呼吸為主的吐納功,以練靜為主的靜功,以練站樁為主的站樁功,以練動靜結合為主的動功,以練意念導引為主的導引功,也有以自我按摩為主的保健按摩等。中國氣功流派很多,一般分為醫、儒、道、釋、武術五大派別,每個派別又分為若干個小流派。醫家氣功主要以防治疾病,保健強身為目的。儒家氣功主要以修身養氣為目的。道家氣功主要以身心兼顧、性命同修、清靜無為為目的。釋家氣功主要以練心為目的,要求精神解脫,其中又分兩派,一派叫做八定,強調四大皆空,一派叫做參禪,強調修身養性,普渡眾生。武術氣功主要以鍛鍊身體、防身和提高擊技為目的。各派氣功儘管方法各異,但總以練意、練氣為主。氣功從形態上可分為靜氣功和動氣功兩類。靜氣功採取臥、坐、站等外表上靜的姿勢,運用精神內守和調整呼吸的方法,著重練身體內部,所以也稱為內氣功。動氣功是採取意和氣結合的各種肢體運動,如走式氣功、太極棒氣功、自我按摩等,因為它有動作表現於外,所以又稱為外氣功。&rdo;
我聽得越來越有興趣了。因為我發現了在他的表述中有我需要的東西。
&ldo;你的意思是說,氣功其實就是透過人的意識在引導身體身上的氣機,甚至還可以把天、地之氣納入到自己的身體裡面為自己所用?也就是說,氣功其實就是一種意識的活動?&rdo;我想了想,問。
&ldo;可以這樣說。&rdo;清雲說。秦教授也點頭。
&ldo;一般而言,氣功可分兩種,即養氣與鍊氣。養氣就是道家靜坐功夫,把氣運在丹田,使之凝聚不散,不讓身外景物誘導而外洩。鍊氣乃以執行為主。如拳術家在練拳時要用臂力,就把氣運到臂上;用腰力,就把氣運到腰上;假如四肢百胲都用力時,就把氣運到全身。氣有呼吸的區別,呼為陽,吸為陰;呼為動,吸為靜;呼為剛,吸為柔。要把陰陽、剛柔、動靜結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它的作用。氣要執行時,不可逆走,貴當順行。如順行的話,不但臟腑會舒暢,並可快慢自如;倘若逆運的話,內部各臟腑就要受到傷害,一些習練者練岔氣致傷致殘者時有所見。&rdo;清雲進一步解釋說。
&ldo;美國科學家的一些最新研究發現,冥想打坐不但可以放鬆你的精神和安穩你的心靈,還改變你大腦的結構並增進你的智慧。打坐四十分鐘頂得上睡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