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結論:單元宇宙事物,對稱是相對的,不對稱是絕對的。看到對稱的事物,要明白這只是近似對稱,實質是不對稱。這就是見對非對的解釋,也符合宇宙異質論原理。
4.美的本元
我們對美感有兩種感覺:一種是對稱美,另一種是不對稱美。
人的形體是對稱的,設想一個人少一隻眼、或嘴歪在一邊,那一定被認為不是很美的。人類對對稱的偏愛不難理解,英國詩人布萊克曾說對稱是一種美,詩人們尋找韻律的對仗和整齊的疊句,正是出於對詩歌形式美的追求。
對稱是混亂世界裡的一個路標,但過多的對稱會讓人厭倦。很久以來,絕大多數人已不再生活在原始森林裡,而是生活在一個越來越人工化的世界裡。這個世界不再雜亂無章,而是井井有條:林蔭大道、屋前的花園、臥室裡的佈置,還有橋上的欄杆等等,視線所及,無不是對稱的影子。
盧梭認為“對稱是自然和多樣化的敵人”,並支援打破古典主義的模式,倡導浪漫主義運動。藝術家們很早就意識到過多的對稱形式所隱含的危機。雅典衛城中的巴臺農神廟被視為對稱的典範,然而,若我們更仔細地觀察該建築物,就會發現建築師在很多地方為它安排了不對稱的形式。比如,柱子不是直立的,而是向裡有些傾斜。有時,對稱性或者平衡性的某種破壞,哪怕是微小破壞,也會帶來不可思議的美妙結果。
雖然對稱性反映了不同物質形態在運動中的共性,但是,只有對稱性被破壞才能使它們顯示出各自的特性。這正如建築一樣,只有對稱而沒有對稱性的破壞,建築物看上去雖然很規則,但同時卻一定會顯得非常單調和呆板。只有基本上對稱但又不完全對稱才能構成美的建築。
不僅在自然界,即使在崇尚完美的人類文明中,絕對對稱也並不討好。一幅看來近似左右對稱的山水畫,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如果一幅完全左右對稱的山水畫,呆板而缺少生氣,與充滿活力的自然景觀毫無共同之處,根本無美可言。
生物界裡的不對稱是絕對的,而對稱只是相對的,這是由於細胞內原生質的不對稱性所引起的。從生物體內蛋白質等物質分子結構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一般呈不對稱的結構形式。不對稱原生質的新陳代謝活動能力,比起左右對稱的化學物至少要快三倍。由此可見,不對稱性對生命的進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宇宙充滿了對稱,宇宙同時也充滿了不對稱或被打破了的對稱。液態水分子有一種球性的對稱,這是水能流動的奧秘所在。當水受冷結冰時,這種完美的對稱就被破壞,而轉變成了低層次、如雪花晶體般、六邊形的新對稱。
維納斯雕像殘缺的雙臂上肢構成了一種獨特的美,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或許完美並不意味著絕對的對稱,恰恰是對稱的打破帶來了完美。
結論:對稱美和不對稱美其實美的本元都是一樣的,是人類潛意識對萬維宇宙的迴歸對映。對稱反映萬維宇宙“無”的特徵,它是一種圓滿美;不對稱反映單元宇宙的生命之力,不同就說明有生機,它是生命個體的差異美。我們的追求永遠是差異追求,即追求不同的生活方式,沒有人對自己的生活全部滿意,我們一直是嘗試改善生活,所謂改善就是追求新的生活。
對稱中含有不對稱的差異,不對稱中又有對稱的影子,對稱與不對稱的奇妙變換,這就是單元宇宙殘缺的對稱美。
()好看的txt電子書
六、因果本元
1.宗教傳說
世界多數的宗教是有因果報應的說法。
佛教:有因必有果,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基督教:一個人播下什麼種子,就會有什麼收穫。上帝會依照他的行為而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