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鏡子的木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山本君,你那只是猜測,我們並不能確認這個車隊裡的物資就是我們認為的武器彈藥。”大島低聲質疑起來。
“那就想辦法去看看這批物資是什麼。”
“你怎麼去?隨行的都是軍隊,我們一旦靠近,肯定會被驅逐。”
“那怎麼辦?上級要求我們儘快查出這些支那人的武器來源,我們已經浪費了兩個月了。”
自從幾個月前日軍在沙巴的攻勢失敗後,日軍並未放棄奪回山打根、鬥湖等地的想法。
只是目前婆羅洲守備軍的兵力不多。
能守住現有的城鎮就已經不錯了。
只不過日軍也沒閒著。
首先是向上級申請擴建目前的婆羅洲守備軍。
其次就是加強目前佔領的幾座城市的防禦工事修建,起碼不能出現之前山打根和鬥湖,遭遇圍攻很快就丟失城鎮。
第三就是派出情報人員滲透進義勇軍根據地,打探各方面的情報。
義勇軍的兵力分佈和武器來源就是最重要的。
大島和山本二人就是亞庇這邊的日軍派來的,主要就是打探義勇軍武器來源。
日軍知道義勇軍的武器來自盟軍,但是在什麼地方上的岸,是否每次都有固定的上岸地點。
還有怎麼聯絡盟軍的。
都是他們要打探清楚的。
除了這三個措施,日軍還有一個。
那就是扶持本地土著對抗義勇軍。
以前日軍對於這個辦法一直都很隨意,雖然扶持有偽軍,但規模不大、戰鬥力不行。
但是從最近半年的情況來看。
日軍發現馬來人和華人的關係似乎並不好,甚至矛盾不小。
而且還不只是馬來人。
為了緩解兵力不足,日軍就開始大規模組建偽軍。
在亞庇和古達兩地,日軍分別組建了一個團的本地偽軍。
而且人為煽動這些土著跟華人的對立,以此達到日軍以夷制華的目的。
為了提升這些偽軍的戰鬥力,日軍甚至還花費了不少的功夫去訓練這些偽軍。
所以這看似祥和的婆羅洲局勢,其實暗中波濤洶湧,多方勢力都在暗中蓄力。
“我們分開行動,想辦法去南邊的拿篤、鬥湖等地看看,看有沒有收穫。”
“大島君,那你去南邊,我留在這邊確認一下這批物資到底是什麼。”
“行,那就這麼定了。但一定要小心,不要暴露,我們身上肩負著重任。”
“嗨!”
“你們兩個在幹什麼?還不快過來幹活。”
就在兩人商定好分工沒一會兒,不遠處就有一個監工在大聲呵斥。
他們這些人是臨時徵調過來的勞工。
有華人,也有馬來人或者其它土著。
因為幹活有錢或者糧食拿,因此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幹。
目前的戰事讓婆羅洲這邊對外交流幾乎中斷,尤其是義勇軍根據地這邊。
除了少量的戰略物資援助,剩下的都得靠自己。
別看婆羅洲土地廣闊,但可用於耕種糧食的土地並不多,大部分都是熱帶雨林。
目前開發出的土地,不少都用作於栽種其它經濟植物。
在和平時期,這些經濟植物自然很賺錢。
可現在是戰時,對外經濟往來中斷,經濟植物反倒是不吃香。
戰爭年代,糧食最為值錢。
得益於軍管會的制度,根據地的糧食播種面積並不少,大米和西米產量在逐年增長,已經足以滿足根據地的需求。
但是這些糧食掌握在軍管會手中。
因為處於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