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1/2頁)
[美]湯姆·克蘭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架空歷史] 《獵殺紅色十月》作者:[美]湯姆&iddot;克蘭西/to clancy【完結】
第一天 12月3日星期五
&ldo;紅十月&rdo;號核潛艇
蘇聯海軍一級艦長馬科拉米烏斯讓特製的北極防寒服,呢絨服和油布衫在身上厚厚地裹了五層。這是在波利亞爾內的北海艦隊潛艇基地裡的標準服裝。一艘骯髒的海港拖輪推著艇首,掉頭向北,對著出海的航道。他的&ldo;紅十月&rdo;號潛艇在船塢裡熬過了漫長的兩個月;船塢現在已成了一個灌滿海水的水泥盒子。這種船塢是專門為戰略尋彈潛艇修建的,能抵禦當地嚴酷的大自然的侵襲。許多海軍水兵和船工擠在船塢邊上,默默地看著她啟航,既沒有揮手,也沒有歡呼。這是俄國方式的:無動於衷。
&ldo;輪機,緩速前進,卡馬羅夫,&rdo;他命令道。拖輪離升了航道。拉米烏斯向艇尾看去,兩個螺旋槳攪起了滾滾浪花。拖輪的船長向他揮動著手臂,拉米烏斯也向他揮揮手。拖輪幹了一項很簡單的工作,但是幹得乾淨利落。&ldo;颱風&rdo;級潛艇&ldo;紅十月&rdo;號在自己的動力推動下向科裡灣主航道駛去。
&ldo;&l;雪暴&r;號在前面,艦長。&rdo;格利戈裡卡馬羅夫指了指那艘將護送他們下海的破冰船,拉米烏斯點點頭。透過這條航道需要兩個小時,他的駕駛技術沒有問題,但是這對他的耐性卻是個考驗,海面上刮著寒冷的北風,世界上只有這個地區才有這種北風。今年秋末,這個地區出奇地溫暖,居然沒有下過可達幾米深的大雪。但是,一週前一場冬季大風暴席捲了整個摩爾曼斯克海岸,吹散了北極的冰積塊群。&ldo;雪暴&rdo;號破冰船絕不是來壯行色的,而是為了撞開夜裡漂進航道的冰塊。這艘蘇聯海軍最新式的飛彈潛艇,絕不能讓冰水裡的浮冰給損壞了。
迅猛的北風把海灣的水面吹得波浪滔天,拍打著&ldo;紅十月&rdo;號的球形艇首,湧過平坦的飛彈甲板,撞擊著高聳的黑色指揮臺圍殼。無數艦隻排出的汙油,在低溫情況下不能蒸發掉的汙物,在水面上漂浮著,在海灣的巖壁上留下了一圈黑色的痕跡,宛如一個邋遢巨人洗過澡的澡盆。拉米烏斯覺得這個比喻真是再貼切不過了。他喃喃地自言自語道。蘇維埃巨人對自己留在地球上的垃圾可不在乎。小時候他在沿海漁船上學到了航海技術,他懂得與大自然協調一致的道理。
&ldo;加速,前進一,&rdo;他命令。卡馬羅夫用指揮臺上的電話重複著艦長的命令。&ldo;紅十月&rdo;號尾隨著&ldo;雪暴&rdo;號前進。艇尾的浪花越來越大。卡馬羅夫上尉是艇上的導航員,在此之前擔任的工作是港口領航員,負責以這個廣闊海灣的兩岸為基地的大型戰艦的出入,兩位軍官密切注視著前方300米外的武裝破冰船。一小群船員頂著寒風站在&ldo;雪暴&rdo;號的後甲板上,不斷地跺看腳。人群中,有一個戴著船上廚師的白圍裙的人。他們都想親眼看一看&ldo;紅十月&rdo;號首航的情景。此外,水手們幾乎不會放過任何機會來調劑他們單調枯燥的生活。
拉米烏斯通常是很討厭被護航的,因為這條航道又寬又深;但是今天不同。冰塊使人感到擔心,對拉米烏斯來說,還有許多其他原因。
&ldo;艦長,我們又要出海保衛祖國、為國出力了!&rdo;二級艦長伊萬?尤里耶維奇普廷象往常那樣,未經許可就把頭伸出艙口,象一個新水手那樣笨手苯腳地沿著梯子爬了上來。指揮臺本來就小,艦長、導航員、再加上一個默不作聲的瞭望員已經相當擁擠。普廷是艇上的政治委員,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為祖國服務的。&ldo;祖國&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