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第2/2頁)
閻崇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順治6歲,但是攝政王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當時在清朝的範圍內應當說是最優秀的。所以清朝皇位繼承的第一個階段就是貴族公推制,推選出來的首領在當時來說是最優秀的人選,這樣就保證了清初的事業發展壯大,一直到入關,定鼎北京、統一中原。
第二,皇帝遺命制。順治臨死之前,皇位誰繼承?順治和他母親孝莊太后商量,還徵求了部分的大臣意見,包括耶穌會士湯若望的意見,決定由康熙繼承皇位。就是順治臨死之前遺命皇位繼承人。事實證明康熙這個皇帝還是稱職的,是一位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君主,康熙臨死之前皇位怎麼辦?我們在雍正那講裡講過了,有爭議,今天我們按照《清聖祖實錄》的說法,就是遺命由雍正繼位,還是皇帝遺命制。皇帝遺命制,就是兩個皇帝,一個康熙,一個雍正,這兩個人在當時皇子中應當說是很優秀的。
第三,秘密立儲制。雍正鑑於他繼位的時候兄弟相爭的慘痛的教訓,改了辦法,用秘密立儲的辦法。他後面的乾隆、嘉慶、道光、鹹豐都是用秘密立儲的辦法。秘密立儲的好處是避免了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而互相廝殺。但是,也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皇位繼承完全由皇帝一個人秘密決定。我認為這種辦法比努爾哈赤、皇太極時候的公推制是一個退步,比順治和孝莊太后遺命制,也是一個退步。因為順治和孝莊的時候還是經過商量的,康熙晚年也經過商量了,他要大臣們,你們每個人寫一個條子,建議誰做皇太子,他還參考,也徵求意見。雍正改了辦法了,一個人秘密決定。乾隆還好,嘉慶還勉強,道光就差一點,鹹豐就選人不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