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雜牌軍隊基本上都是北方的漢人奴隸軍團,還有一些主動投靠他們的各方勢力。
比如說像之前偷襲冷鋒運輸隊的金刀門那些匪徒,如果這些人沒有被消滅的話,投靠到蒙古人麾下之後,就是雜牌軍中的一員。
自從和南方朝廷開戰以來,蒙古軍隊人員損失也只不過二十來萬。其中正規軍和雜牌軍各佔一半左右,按照這個比例來說,他們的損失數量比朝廷要少很多。
這一次南方朝廷可是下了血本,前後共投入了將近二百萬的兵力。不過在戰爭之中,被直接消滅的就接近了五十萬人,還有幾十萬人成了潰軍,戰敗之後就不知去了哪裡。
現在的南方朝廷手中掌握的兵力,真正能夠擁有一戰之力的,只有五十萬左右。
這些是屬於朝廷的正規軍,還有幾十萬軍隊是從各地趕來勤王的地方軍閥。這些地方軍閥之所以會趕來勤王,並不是說他們的思想覺悟有多高,一切還都是為了利益。
因為他們的背後,幾乎都是朝廷大佬的影子,或者有些朝廷大佬就是這些軍閥家族之人。他們和朝廷的關係是一損俱損失,一榮俱榮的。
而且這一次出兵勤王,也是有好處的。
如果能夠保住南方朝廷存活下來,那麼他們不僅僅可以得到朝廷的糧草和錢財,還能夠進一步擴大他們的領地。
所以說,蒙古人這一次進攻京城的行為才遭受到了強烈的抵抗。
不過蒙古人也沒有動用全部的力量,最起碼蒼狼之影就沒有全部出山,而且在蒙古人的後方,還有一支二十萬人的精銳部隊沒有拉上來。
這二十萬人是駐守在蒙古人王庭的精銳,在整個蒙古軍方之中,相當於南方朝廷的禁衛軍。
如果這些力量全部壓上去的話,南方朝廷的京城早就被他們拿下來了。
不過當冷鋒出兵之後,這一切的局面就開始轉變了方向。
之前給蒙古人添亂的,只是北方的那支義軍,他們在蒙古人集中兵力和南方朝廷開戰的時候,在北方蒙古人佔據的山盤上到處攻城掠地。
由於蒙古人的主力部隊全部調集到了南方地區,留守在北方的基本上都是那些雜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