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內。
畢竟這種關隘是建造在兩座山體之間,而且這種山還是那種無法攀登的絕壁。除了從南北兩個城門可以進出之外,其他地方根本無法進入。
而且這裡又是前往南方的一條必經之道,如果想要繼續南上,這裡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地方。除非是捨近求遠,繞道幾百裡之外,避開大山大河。
當然,金鈴關能夠有如今的這種規模,也不是哪一個朝代的修復建的,而是好幾個朝代共同努力的結果。
不過由於金鈴關所處的地理位置,他並不是矗立在邊關,而是在朝廷的腹部地區,所遭受的戰亂基本上是內部鬥爭。
這也當初蒙古人能夠用計謀,輕鬆的就將這處險關拿下來的原因。
南方朝廷的根本沒有想到,蒙古人早在發動正式進攻之前,就已經對金鈴關展開的了佈局。
蒙古人在拿下了金鈴關之後,對這裡的重視程度也很高。在這樣一處進可攻,退可守的險要之地佈置重兵也是為了多一道保障。
可是沒有想到,在他們看來固若金湯險關,被冷鋒的大炮很輕鬆的就轟開了城門。
其實冷鋒這一次擺出南下的姿態,也可以不經過這裡的。畢竟從臨江城出發前往京城的道路有三條,經過金鈴關的這條道路也不是最近的,同樣也不是最好走的。
之前冷鋒前面兩次前往京城的時候,就沒有從這裡經過,而是從另外一個方向前往京城。
其實金鈴關的位置距離京城並不是最近的,而是有些偏東。不過這裡的地勢比起從臨江城直線前往京城的路途,要更加開闊。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冷鋒所佔領的三府七城和這裡能夠連成一片,組成一個更加廣闊的行政區域。
而且有金鈴關這樣一個天然的險要關隘,冷鋒完全可以以此為界點,連線周圍縱橫幾百裡區域,將其打造成為一個牢固的大本營。
他的所有產業都可以放在這片區域,然後就可以放心的帶著自己的軍隊外出征戰四方。
這樣一來就不用為後方過多的擔憂,只要守住幾條重要的交通要道,那麼敵人要想來進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