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第1/2頁)
飯糰桃子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段怡瞧著,樂得,將這一桌子菜嘗了個遍。老夫人盧氏可是大家出身,這自帶的廚子,那自是不同凡響,比起老宅大廚房的廚娘,不知道厲害到哪裡去了。
一家子女眷快速的用了飯,便去了前院,一溜兒馬車一字排開,祭祀的東西一早便準備好了。
段怡毫不猶豫的朝著第一輛馬車行去,祖父段文昌同父親段思賢,已經在上頭等著了。
段怡行了禮,尋了個空座兒坐了下來。
段思賢衝著她點了點頭,並沒有問話,反倒是撩起馬車簾子,朝著外頭看了過去,這越看,他越是心驚。
「阿爹您瞧,這錦城的道兒,竟是比京城還要寬,還要平坦!昨兒個夜裡烏漆嘛黑的,我顛得都要吐了,也沒有顧得上瞧。兩道兒都是芙蓉花呢!開得真好看!」
段怡瞧著美男子父親段思賢一驚一乍的聲音,忍不住別開頭去。
求求你!能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嗎?
您一開口,我只覺得天上的仙人仙劍踩空了一腳,臉著地掉了下來,投胎進了豬窩裡。
「阿爹阿爹!以前咱們去墳地,都要踩一腳泥的!咱們是何時叫人修了墳山,連馬車都能直接上去了?」段思賢顯然沒有什麼美人的覺悟,繼續咋咋呼呼的說著。
不說他心驚,便是段文昌亦是眼皮子砰砰砰的跳了起來。
他不能大驚小怪的,大驚小怪顯得他像個找不到自己家祖墳的不孝子。
但這真是他家那個被暴雨一衝就出洞的祖墳嗎?
他活到一把年紀,怕是才發現,他們段家根本就不是什麼到了他這裡才發跡尋常人家,他是一個隱藏了多年的二世祖吧?
只見那墳山從山腳處起,便分了兩條道兒,一條寬闊平坦馬車能直接上山頂,另外一條則是一步步的青石板臺階。這馬車道兩旁,芙蓉正艷。石板臺階等著冬日踏雪尋梅。
什麼叫做三步一亭五步一景,什麼叫做鳥語花香?他甚至一晃眼而過,看到一條白色玉帶,溪水潺潺!
等上了山頂一看,好傢夥……
若非是瞧見那墓碑之上一排排的段字,他甚至要以為段怡這十一載壓根兒就鎮錯了祖墳,住到了別人家的墳頭上去!
第二十章 互相試探
待看到兩山之間架起的一座吊橋,段文昌先前驚奇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
他縱橫朝堂數十載,自是見識不凡。
這墳山修建,自有規制,皇陵的石碑上都有他段文昌寫下的大字,這處雅山本不值得他一驚。
可文人以清正為本,風雅值得誇讚,逾矩卻是會帶來滅頂之災。
段文昌想著,伸出手來,拍了拍段怡的肩膀,「荒唐可以,愚蠢不行。」
他說著,眯了眯眼睛,上了年紀之後,他很喜歡做這個動作,好似能夠將他的眼神裡蘊含著的濃重心事,全都藏在眯成的那條縫隙裡。
「我書房裡有本《木經》,回去之後,你拿去看看罷。我雖然不精通那工部建築之事,不過只要是讀過的書,都能說上一二。」
段怡微微一驚,心中不由得對祖父段文昌高看了幾分。
當年她讓江媽媽尋工匠來造宅院之後,與關匠人成了忘年交。被祈先生同顧從戎虐到恨不得自刎的時候,都是靠同關匠人一道兒畫圖紙,四處搭橋修路來舒緩心情的。
有什麼辦法呢,一個她罵不贏,一個她打不過,只能另闢蹊徑了。
他們銀錢有限,不得亂用。劍南又多是崇山峻嶺,七彎八繞,石橋修建不易,更多的選用了吊橋。像段家墳山上的這一座橋,便是段怡同關匠人兩人親手修建的。
修成之後,偷祈先生種的香瓜,都變得方便了。
習武乃是亂世生存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