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若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車神胡光義面對此等局面,急的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想盡辦法調兵遣將,四處求援。
奈何,此時的天下以北,基本上都被高希德部和黎諸用部佔據,澤江以南也是亂成一鍋粥,幾大勢力打的正火熱呢,根本沒空管他。
本來若是能眾志一心,死守陽瑞城,其實也還能熬上好幾年。
奈何,如今局面下,城中人心思動叛徒層出不窮。
沒幾天時間,就抓住十幾個想要偷偷開城獻降的。
雖然這些內奸失敗,但事情傳到胡光義這裡,卻更讓他坐臥不寧,惶惶不可終日,害怕被叛徒出賣。
本就疑心偏重的他,再不信任何人,整日親自在城頭巡視防守,又要處理城內大小事務。
如此一連五天,胡光義徹底累倒,不但累倒,還染上病。
又病又急又怕之下,不但十天,這位皇帝位子還沒坐熱的就“駕崩”了。
其人一死,陽瑞城最後抵抗的決心也散掉,城中守軍當即開城投降。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選擇投降,比如胡光義生前手下最得意的大將,吳作霖,這位就沒有選擇投降。
當然,不是他不想,而是作為胡光義相對來說最重視的將領,他的地位和知道的秘密太多,一旦投降,絕沒有好下場。
於是乎,這位選擇趁著城內其他軍隊投降,內部混亂之時,帶著自己的一支部隊跑掉。
這位自知沒有對抗聯軍的本事,也不打算為“大業”復國之類,只是單純的想要活命。
,!
逃離之後,一路向西北而去,最終帶隊進入眾人印象中荒無人煙,只有冰天雪地的東北地區。
總之,在幾個月前還風頭無量,悍然的天下第一諸侯胡敬業所建立的“大業”,“二世而亡”。
這邊剛滅了“大業”,聯軍內部立刻就出現變故。
黎諸用牢牢佔據陽瑞城東、南兩面,直接下令軍隊進攻佔據西、北面的白先生所部。
對於黎諸用的翻臉,白先生早有預料,提前佈置防守,抵擋其之進攻。
黎諸用見突襲被擋住,加之才收編“大業”諸多降卒,有些“消化不良”,不想在此時徹底開戰,當即用誤會作為託詞,掩飾此前行為。
隨後,假惺惺同白先生商議如何瓜分陳、信、璞三州之地。
對於璞州,白先生他們就是想要也要不了。
無他,平州根本不與璞州接壤,反倒是慶州與璞州接壤。
想要爭,那肯定是爭不過的。
同樣,黎諸用也要不了陳州。
慶州和陳州之間,還隔著信州呢。
於是雙方議定,璞州歸黎諸用,陳州歸高希德。
至於最後的信州,則成了關鍵。
對於雙方來說,信州都是不可讓的,誰都想要。
按理來說,平分不就是最好的。
但領土爭端,豈能如此兒戲。
那可都是將士們用命拼出來的,讓一點兒都是對陣亡將士的辜負。
雙方為此,一連吵了半個月。
最終達成協議,雙方以“甘溝”為界,高希德部佔據甘溝以北地區,面積上佔大頭。
黎諸用部佔據甘溝以南地區,面積上佔小頭。
這樣看,似乎是黎諸用一方吃虧,其實不然。
因為甘溝以南,雖然面積小,但土地相對豐饒。
而甘溝以北,則相反。
這樣的結果,對於雙方來說,是勉強可以接受的。
條件達成一致後,雙方各自領兵回返,這場“滅國”之戰總算結束。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事實上,談判雙方都很清楚,眼下不過是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