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年之前,李藥師與出塵北行咸陽古道,立馬山巔,東眺太原,就在這帶地方。
如今他伴嬌妻、攜愛子,進入這三晉故地,四塞之國,不免暗自振奮,欲有一番作為。
然而當時隋帝國境內,已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局面,暗自欲有一番作為的,又豈僅他李藥師一人?
一郡太守之下,最重要的官員便是校尉與郡丞。
這兩名官職均由中央直接委派,其餘椽屬則由太守自行選用。
校尉掌管一郡軍事,而郡丞除監視太守施政之外,也負責監視校尉典軍。
馬邑太守王仁恭是一介文人,膽小怕事。
然則那鷹揚校尉劉武周,可不是簡單人物。
劉武周初到馬邑,便以刺探敵情為名,與突厥互市馬匹,實際則與彼方暗通款曲。
他表面上對王仁恭親順,私底下卻自比為呂布,將王仁恭當成董卓,私通王仁恭的妾侍。
劉武周的所行所為,李藥師豈會不知?然而他不能輕舉妄動。
此時他若是躍起捕蟬,自己就要成為黃雀口中的螳螂。
只因除劉武周之外,他還必須面對更厲害的對手,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
所以他只是暗中結交劉武周帳下的官兵,以牽制劉武周的行動。
至於李淵,他自從離開長安之後,歷任譙州、隴西、岐州等三州刺史。
其後隋煬帝嗣位,對李淵這嫡親兩姨表兄並不信任,所以屢次將他遷調官職。
至楊玄感起事,楊廣匆匆詔李淵出鎮弘化郡,同時兼領關右軍事。
李淵便趁機結納豪傑,四方之士也多有投效其門者。
一時門客麇集,儼然楊素當年氣派。
楊玄感亂平之後,御駕巡幸關右,詔李淵往行轅覲謁。
李淵明知皇帝對自己甚為猜忌,怎會輕赴鴻門之宴?於是佯稱疾病,並未奉詔入覲。
李淵不來朝謁,楊廣更是疑忌。
李淵有一名外甥女王氏充任隋煬帝后宮,楊廣回宮之後,冷冷對王氏說道:“你那阿舅只知稱病,還不如死了倒好!”
王氏將此事轉告李淵,李淵大懼,趕緊厚備財貨寶物,賄賂內廷侍臣,請求代為疏通。
同時學那竹林七賢中的劉伶,縱酒沉湎,混同俗世,以求免禍。
其後皇帝巡狩北塞,詔命李淵討捕河東賊寇。
雁門解危之後,李淵因鎮平河東有功,先升任右驍衛將軍,再調任太原留守。
太原乃是帝堯陶唐氏的故地,唐叔虞祠就在左近。
李淵世襲唐國公爵位,乃是因為他家世居趙郡,其地鄰近堯臺之故。
如今他這唐國公,出於小小趙郡堯臺,入居堂堂陶唐故地,豈能不暗暗自負,在心中高聲大呼:“天助我也!”
李淵來到太原,立即結交在當地監管晉陽宮的裴寂,以及晉陽縣令劉文靜。
裴寂、劉文靜早已對政局不滿,與李淵一拍即合。
然而,世事畢竟無法盡如人意。
他這太原留守之下,還有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俱是中央委派,並非自己體系。
除此之外,不過數百里之遙,在那馬邑還有一個劉武周,與突厥暗通款曲,蠢蠢欲動。
尤有甚者,那處處與自己作對的李藥師,居然也在馬邑!
當初衛文升圍剿楊府,李藥師一計瞞天過海,便讓楊玄慶金蟬脫殼。
李淵乃是一代人物,他非但不似衛文升那般容易入彀,也遠比衛文升更為了解李藥師。
雖然他並不知道李藥師助楊玄慶逃逸之事,但甚麼“肅清餘逆”,甚麼“撥亂反正”,他是絕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