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是非往事離人眼 (第2/3頁)
老虎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璽隱世,當今天子繼位沒兩年,益江郡守便自封侯,瀛天子遣九門提督周言智去鎮壓彈壓,周言智擁兵六十萬,跑去益江殺了郡守後,派人上天京求天子封其為侯,天子昭天下共擊周言智,結果就只有定西侯馬畏出了二十個老叟,其它州府均按兵不出,天子只好封周言智為武平侯。”
“九門提督是個什麼官?”聽到這裡,李延覺得耳熟,記得滿清時期倒是有這麼個官職,職責就是管了皇宮九個大門。
衛啟牟很有耐心地說道:“天下分九州,天子實際只管天京城,各州則有郡侯替天子牧民,養兵,管理各州遣官的衙門叫九門,九門首丞統管天下官員,九門提督則統攬天下兵馬,周言智就是這麼個閒官。”
李延一怔,不解地問道:“都統攬天下兵馬了,怎的還是閒官?”
衛啟牟頓了頓解釋道:“以前吧,也不是閒官,只不過九門改制郡國門之後就成閒官了,現在天下誰會聽他調令。”
“哦,原來如此。”李延先前在府衙看過地圖,衛啟牟這麼一說倒是明白了許多。
衛啟牟捋捋下巴短鬚繼續說道:“那周言智算是梟雄,他跟燕侯大將莨壬宮,雍王大將鐵末合謀,若兩人支援周言智自立,事後也會支援兩位自立。周言智定封武平後,大將鐵末攻佔了甌州自稱東正王,持天子儀仗,瀛天子又急昭天下,定西侯依舊出了二十個老叟,東寧侯當宗道則攜十萬大軍南下,圍鐵末於甌州城十個月,那鐵末向莨壬宮求援,結果莨壬宮入城斬了鐵末,東寧侯回兵後,瀛天子竟制書莨壬宮為海越侯。侯爺氣惱,誇兵於靈寶渡,最終瀛天子也封東寧候為夏王,封燕侯卓武湛為燕王,便有了如今的狀況。”
李延心想,這也真夠亂的,和家鄉春秋時期的情形相近,而這夏國,才立國沒幾年就開始內鬥,無趣地搖了搖頭說道:“你是跟舞陽侯的吧?兄弟之間爭權難道夏王真就不吭聲?”
衛啟牟笑著道:“若是先王在世,他們哪裡敢!當今東寧那位,實際上是個傻子,王權早已旁落到王后那一脈了。”
李延一直以來都對貪戀權位這類事理解不了,倒不是自己淡泊,而是覺得因權勢而鬥爭是一種粗鄙不堪的行為,遠沒有博愛偉大,任你鬥得多麼滴水不漏,幾百年後,你連個屁都不是,當了皇帝還照樣有人掘了你的墳拿來賣錢。博愛就不一樣了,四大宗教創始者,儒家孔夫子,道家老子,還有孟墨,朱程、梭倫等等,打小上學,教室內掛著的大都是這些人,從未見過哪個教室掛一副皇太極的相敬仰著,皇太極啥時候會出現?電視戲說中,出現的意義就是給他老婆和多爾袞當背景板---不然誰會關心他啊!
衛啟牟繼續說道:“當年天子將周王郡主賜婚於繼任夏王,還未成親,夏王卻突然仙薨,傳言是舞陽侯繼任,可侯爺是庶出,王太后不允,只願意立嫡長子或嫡次子,嫡長子就是那傻子,嫡次子乃安陽侯,後來不知怎麼地,那傻子就成了夏王。”
李延笑著點點頭道:“問題是夏國朝臣不反對嗎?”
衛啟牟無奈地搖了搖頭道:“朝堂還在紛爭,那漢州牧劉泗水就親帥大軍,將周王郡主送親到了夏境,朝堂上最後提點裴大都督掛帥在其陽與劉泗水大戰了一場,當時我還是個小兵什呢。”
李延聽得興趣盎然,急切地問道:“這兩個牛人最後誰勝了?”
衛啟牟說道:“漢州軍確是英勇,打了半個月,後來朝堂紛爭之下王太后確立嫡長子繼位,戰事就這麼結束了,若再打半月,大都督恐怕就要吃人生第一次敗仗了。”
李延又問道:“劉泗水這麼厲害?”
衛啟牟思慮了下繼續說道:“那倒不是,漢州牧並非武將出身,麾下樊巨光,孫長丘,公孫異雖也能戰,但亦非名將。可漢州牧他知兵事,訓練兵甲自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