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寬只有2-3米的,就是小型墓。
根據現有的發掘情況來看,小型墓的墓主人,應該是曾國的低階貴族,也就是士一階級。
中型墓的墓主人則是大夫到卿一級別的中高階貴族。
大型墓則只有曾侯和曾侯夫人,才有資格使用。
根據這個墓制情況,雖然文峰塔墓地還沒完全挖掘完畢,但是陳翰也可以大致推斷出,這個墓葬群最少也埋了三位曾侯。
因為大型墓葬有五座,並且其中有兩組都是明顯能看出主從的,應該是曾侯和夫人的異穴同葬墓。
只有一座4號墓,是孤零零的一座大型墓。
也是因為4號墓孤零零的,所以孔建文才決定先發掘這座墓。
剛才陳翰也去看了一眼。
4號墓的發掘工作很順利,人員充沛,準備充足,每個人精神也很飽滿。
就是填土還沒清理完,暫時還沒挖到墓室,幾天之內應該是不會有文物出土的。
溜達了二十來米後,陳翰就來到了21號墓。
作為一座中型墓,21號墓的墓口就有35米寬,長度也有個五米多。
人工挖出來的“階梯”,從墓口直達墓底。
順著墓道走下去,陳翰就看到了林雅、蘇颯。
她倆在所裡秦漢研究室研究員卓佳妮的帶領下,正在進行著墓室的清理工作。
映入眼簾的墓室情況,還算是不錯。
雖然墓主人的棺槨已經腐朽,但是從尚未完全腐朽的棺蓋及腐朽物看,棺蓋上依稀可辨有荒帷和金翣。
一望而知,墓主生前身份和地位的顯赫。
更重要的是,這座墓看著似乎並沒有被盜擾的痕跡。
這可不容易。
春秋戰國時期的墓,在兩漢和東西晉時期,特別是南北朝的時候,就被大量盜掘了。
基本上算是十不存一。
特別是這種具有集中墓地意義的墓葬群,通常都是隻要被發現了其中一座墓,剩下的墓就基本上難逃黑手了。
所以,東西周時期的諸侯國高階墓葬區,基本都被盜完了。
而且大多都是在古代就被盜了,文物想追回都已經來不及了。
像曾國在隨州的這三處墓地,都是今年才剛發現確認的曾國國君墓地。
但是根據現階段的考古情況來看,這三座墓地,也早就已經被古代盜墓賊光顧過一輪又一輪了。
現在文峰塔的21號墓居然倖免於難了,還真是運氣很好啊
要不是文峰塔社群這邊要全部改建成文峰塔小區,必須大興土木,這座墓也許還能繼續安靜呆在地下。
“陳師弟,你來的正好。”看到陳翰到來的蘇颯,笑著衝他招了招手:“這座墓隨葬了一組青銅禮器,我們正在清理呢!”
“有銅鼎、銅簠、銅缶、銅盤、銅匜五件套,這些青銅禮器上依稀能看到一些銘文,不過我們看不懂。”
“陳師弟,你來看看,這寫的都是啥,有沒有紀錄墓主人的身份資訊。”
聞言,陳翰便揹著手走到了蘇颯的旁邊,伸頭看向了放於墓室角落的這堆青銅器。
“曾孫邵之行鼎”
“曾孫邵之行缶”
“曾孫邵之大行之壺”
“嗯,這位墓主人應該是某一位曾侯之孫,名為邵。”
“不錯,是位曾國的高階貴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