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站在山頭之上,俯瞰眼前“c”字型中被包夾的良渚古城地域,孔建文讚歎不已。
“良渚古城的興起,與興旺發達的水系不無關係啊!”
實際上,經過五千年的滄海桑田,原本在平原內遍佈的支系水網,因為一場大洪水,大部分都消失了。
但是,經過考古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
一道道古河溝的痕跡,被考古人員清理了出來,密密麻麻的分佈在良渚古城的內城裡。
當然,最明顯的,還是良渚古城的城牆遺址。
哪怕過去了五千年,良渚城牆和城門的遺址,共同構築了一個近似圓的閉合圖案,是良渚古城最不容否認的實跡。
也是良渚文化顯露在地面上的最後遺存。
以山為郭,以水作牆。
良渚人為了把近300萬平方米的王城圍起來,利用發達的水系,從山腳下和水溝裡運來大量的石頭,混合著墊土建起了一道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的城牆。
為了防禦,四面城牆中,除了南城牆沒有護城河外,其他三面城牆都有內外護城河,相當於夾河築城。
另外,目前已經勘探出8座水城門,四面城牆各有2座,與內外河連通。另外,南城牆的中部還有一座陸城門,平常進出城應該走的就是這裡。
也就是這道寬寬的城牆,就像是當時的一個分割線,牆內是整個古城最中心的地方,城外就算是古城郊區。
一道陸門分割了內城和外城郊區。
“據考證,外郭以內的河道,大多數都不是天然水道。而這些人工河道的長度,已經達到三萬多米。”陳翰在旁邊頗為震撼的說道。
糧食種植需要水,發達手工業之間的交流也需要水道的參與。
為此,除了本身的河道之外,良渚國人還在原本的水系基礎上繼續開挖河道。
內城密密麻麻的水路網,其實大部分都是良渚人自己順著一條大河支流挖出來的。
這些水路加起來,在內城一共有三萬多米,相當於30公里的水路。
而整個內城的大小,也不過3平方公里而已!
可見內城的水網有多麼密集,就如同蜘蛛網一樣。
除了內城中央的莫角山臺地,沒有任何水網覆蓋,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土方外,內城的其他地方,都被水網聯通了。
可見,當時陳翰感慨良渚是東方威尼斯的想法,是多麼精闢。
不對,應該說威尼斯是西方良渚!
良渚蓬勃發展的時候,威尼斯城邦都還沒出現呢!
水,,不止可以用來當道路,還可以用來防禦。
良渚土質城牆與河道相互搭配,共同起到防禦的作用。甚至於,城池本身就是一座水城,九座城門中只有一座是陸城門。
但是,水帶來了豐富的物產、機遇和繁盛,同時也埋下了危險的種子。興於水的城池,同樣飽受著水患的困擾。
那時的天目山系是絕對的暴雨中心。每當夏季來臨,充沛的雨水容易氾濫為洶湧的山洪,對地處下游平原的良渚古國形成直接的衝擊。
為了抵抗山洪的侵擾,天才的良渚人民創造性地打造了一個由11條壩體構成的水利系統。
此時陳翰和孔建文他們所在的地方,其實就在良渚古城西北側的群山之上,在“c”字山谷的端點位置。
良渚的水利系統由谷口高壩、山前長堤和平原低壩三個部分組成。
其中,谷口高壩共有六條,它們分佈在良渚古城西北側的山間,分為東、西兩組,每組封堵一個谷口。
平原低壩則位於谷口高壩南約55公里的平原孤丘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