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神童 (第1/3頁)
牛歌202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莊村學建好以後,村裡學問最好的原德堃被族人推薦當了先生。可人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原德堃自己瞭解自己,在原莊這一畝三分地上,自己確實算得上學問“最好”,但這個最好到底有多好,卻只有自己知道。
加之自己對教書育人是半點兒經驗也沒有,平時在村裡寫寫春聯兒記記帳,自己還算能駕馭得了,讓自己向孩子們傳道授業,時間短了還有可能矇混過去,可時間一長,保準得跌幫露底兒,自己出了洋相丟了人不說,耽誤了孩子們學習正確的知識,自己就造了大孽。
在這種心理作祟下,原德堃從第一天教這些孩子認字開始,心裡就患得患失,生怕自己教錯了孩子們知識,到時候丟人現眼落埋怨,裡裡外外不是人。
可沒過幾天,原德堃就徹底放下了這些思想包袱,原因是原德堃找到了教好學生的方法。
事情要從頭兒開始說起。
這幾年連年豐收,家家戶戶有了積蓄,所以人們開始重視學問,原莊今年重啟村學,村裡能自理了生活卻還不能去地裡勞作的孩子們,基本都到了學堂裡唸書,年齡都在六到十一二歲之間。可這中間偏偏出了個意外,三歲半的原澤海也被家裡送到了學堂。
開始的時候,原德堃認為原澤海雖然個頭兒和別的孩子一般高,但畢竟是三歲的孩子,心智一定達不到六歲以上兒童的水平。
可沒過幾天,原德堃發現自己錯了。
首先是,原德堃發現原澤海這孩子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什麼樣的文章,只要打眼前一過,保準能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來。
可背誦出來不一定能理解裡邊的意思吧?原德堃很快發現自己又錯了。
帶著這個問題,原德堃故意在課堂上多次提問原澤海相關知識,這一問不要緊,把原德堃驚了個目瞪口呆。無論自己提出什麼問題,原澤海都能正確地解釋其中的含義,而且還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就不得了了。
自己辛辛苦苦,搜腸刮肚地為學生們準備的“教材”,別的孩子連第一頁上面的字還沒有認全,可原澤海不到三天,就把教材上所有的內容都吃了個透。而且講解起文章中的內容來,舉重若輕,四兩撥千斤,自己講半天學生們不懂得東西,讓原澤海一講,所有學生秒懂,這就更不得了了。
自己家族裡出了個神童啊!!
這個發現讓原德堃高興地不得了。自己家裡出了神童,將給家族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先不說,就眼下把自己發愁的事情解決掉,就是頭功一件啊!
於是,從第四天開始,原德堃無論是讓學生們背誦課文也好,給孩子們講解課文中的意思也罷,都想方設法地引導原澤海出來代替自己“傳道受業”。
別說,產生的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所有學生在原澤海的帶動下,學業那是突飛猛進,自己準備半年內教會孩子們的東西,不到一個月,所有孩子都學會了。
這下,原德堃又犯難了,自己就這點兒水平,再讓自己去搜腸刮肚編教材,把肚子裡的腸子刮出來也沒辦法了啊!
於是,原德堃悄悄找族長原仁貴把情況一說,八十二歲的老族長聽了,也開始犯愁了。
能讓族裡的孩子們學好知識,那是件功在千秋的好事啊!可作為族長的自己知道,原莊平原被封印了幾百年,一隻鳥兒都飛不出去。就算自己掌握著陣法中樞,可也是隻能進不能出,到哪裡給孩子們找更好的教材去啊?
愁的實在沒辦法了,靈機一動想出個餿主意。原澤海不是神童嗎?那把這個任務交給他試試咋樣?想到這兒自己都覺得臉紅,哎!還真是餿主意,讓一個三歲半的小孩子想辦法解決教材的問題,虧自己也能想得出來。
可眼下也實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辦法啊!反反覆覆地猶豫了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