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身契(三) (第1/2頁)
韓名利大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飯了,開飯了。”隨著工友們一聲聲的呼喊,忙忙碌碌的工地上,轉眼就停止了機械的轟鳴聲。無論是登高的,還是距離較遠的,大家就像聽到了集結號一樣,從工地上的各個角落開始湧出大批人群。這裡是三個一群,哪裡是五個一夥,大家一邊訴說著今日的辛苦,一邊展開了衝刺似得百米賽跑。一輛即將報廢的雙排客貨車,還沒有來得及停穩、站好,一大群飢腸轆轆的工友,早已用圍追堵截的姿勢,將它裡三層外三層地包圍住。
“幹啥呢?幹啥呢?都彆著急,也別擁擠。排隊。抓緊時間,趕緊排隊。”惱怒的廚師,一隻手拿著勺子,一隻手扶著客貨車上的車廂門。他衝著擁擠的人群,用江蘇方言大聲地咒罵著。“真他媽的,你們上輩子,難道都是餓死鬼投胎。”
蜂擁而至的人群,似乎沒有聽見他的聲音。也許是飢餓,讓大家顧不得有太多的斯文和講究。就在廚師話音剛落的瞬間,客貨車兩側的車廂板已被人開啟。沒有跑到車跟前的人,趕緊又一次加快腳步,而哪些站在車周圍的人,大家擁擠著伸出了一隻只胳膊,猶如發了瘋似得哄搶車上的碗、筷。
看著亂哄哄的場面,讓一臉怒氣的廚師沒了脾氣,他索性來了一個不理睬,任憑你們隨便爭搶,他開始彎腰盛菜。而隨後趕到的管理人員,則用非常嚴厲的口吻,指責並訓斥哪些行為過激的工友。看見頭戴白帽子的管理人員,兩手叉腰地站在這裡,擁擠的場面立即就得到遏制。因為在我們這些打工者的眼裡,凡是頭戴白帽的人,他們都具有扣錢和罰款的權利。更何況,是為了吃一頓午飯,挨一頓訓再得到一張罰單,這可是一件極不光彩的事情!誰敢這樣做?誰想這樣做?
拿到了碗筷,也盛好了米飯,趕緊環顧四周尋找我們的同伴。因為在這裡吃飯,有一個極其特別的規定,那就是六個人一盆菜。假如人沒有到齊,廚師絕對不可能把菜給你,即使你把菜端走了,也不敢擅自動筷子。否則!在大庭廣眾之下,廚師會祖宗八代地辱罵你,管理者更是毫不客氣地當眾批評你。而哪些來晚的同伴,他不但不會給你好臉色,還會一邊狼吞虎嚥地吃著飯,一邊語無倫次地埋怨你們太不講義氣。
想一想也是。我們六個人一盆菜,來早的人,筷子功夫再好些,就能多吃上幾口菜。而哪些來晚的人,不禁肉沒吃上,菜也會所剩無幾。既然大家在一個工地打工,又蹲、坐在一起吃飯,再怎麼說,也得顧忌到工友感情和哥們義氣。面對這種因吃飯而引發的矛盾,我們六個河南老鄉,還特意制定了一條鐵打的紀律。那就是:無論是誰,人沒有到齊絕對不能動筷子。你就是再飢餓,或者你有再多的理由,也只能是自己勒緊自己的褲腰帶,讓肚子在一聲挨一聲的抗議中,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住。
耐心地等待,焦急的期盼,甚至於大聲地嚷嚷,最終讓我們六個早已飢腸轆轆的人,都端著盛好的米飯聚在了一起。直到這時候,閆建英才去廚師那裡,理直氣壯地領到了一盆菜。找了一個能遮陽的空地,我們大家有人蹲著,也有人席地而坐,把和碗一樣大的菜盆放在我們中間。這時候,不用等待誰的命令,也不用相互可氣,抓緊時間趕緊夾菜、吃飯。和我一起來的洛陽老鄉耿自修,一隻手端著自己的碗,一隻手揮舞著手中的筷子。他看了看自己碗中的菜,帶著一絲自言自語地苦笑,說:“今天的菜,大家不用爭也不用搶。碎黃瓜炒肉丁,連續夾了三次,我才夾了這麼多。”他是在有意地嘲笑自己,更是在變著法地抱怨廚師炒的菜。
“這樣的菜,讓我說,那可是真不錯。今後炒菜,就得這樣!要不然,咱們我們每人三筷子,菜盆裡就剩下了菜湯。米飯還沒有吃完,菜,三兩下就夾沒了。”在說話的間隙,洛陽新安縣的老鄉杜小偉,趕緊又往碗裡夾了兩筷子菜。他一邊飢不擇食地吃,一邊又一次笑呵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