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殿下,抱緊一點 (第1/3頁)
寒江一柏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寧永文五年九月初一,長樂宮奉天殿內,群臣神色嚴肅,永文帝楊景坐於龍椅之上有些隱隱作怒。
“陛下,臣以為朝廷出兵北伐當慎之又慎,領軍何人,糧草器械籌備也需兵部再行商議”中書省知事,三相之一的嚴恩池還是冒著雷霆之怒的風險微微說道。
無他,自永文二年,永文帝北伐失利以來,北奴連年南下,牧馬於連城之下,大有破連城而進逼長安之意。
永文帝四月被北奴使臣朝堂之上說出永文二年被圍求和一事,盛怒之下,竟然斬了來使,天下人才記起這聖明天子當年將謀反周家誅滅十族的舊事。
“慎之又慎?北奴連年南下,長安以北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不出兵北伐,他北奴真以為我大寧軟弱可欺!”楊景在龍椅上暴喝道。
自四月以來,朝廷已經調集各大糧倉,漕運入京,圖謀北伐,今日問及諸臣,皆言謀劃再謀劃,慎重再慎重,焉能不怒?
“宇文傑!你以為當如何?”楊景見下面一片死寂,又問到六部之首門下省知事宇文傑身上。
“陛下,歷代北伐,都選在春日之時,奇襲,猛攻,正南以連城拒敵,西側,北側出兵奇襲猛攻是歷代之策,臣以為,應當調長安四軍鎮之軍北上於連城集結,遼王,秦王操練軍馬,來年可與之一戰!”
畢竟是從龍之臣起家,兵事才是宇文家主業。畢竟宇文傑之兄宇文靖便死於和楊泰一同北伐卻敵數百里那一戰之中。
這才有了宇文傑以次子襲國公之首鎮國公的由來。
“愛卿所言,深得朕心,著戶部,兵部,工部即行準備,兵部下書秦王,遼王,操練兵馬,以圖北伐”
“諾!”宇文傑身後跟著的兵部尚書,工部尚書,戶部尚書應聲答曰。
“陛下,楚王上書,言定南亂黨匪患猖獗,此番南詔奔襲又叛國以內應,楚王上書,言請率定南之軍,平定內匪,為百姓謀安,為朝廷商旅,官差謀利,犁庭掃穴,還定南百姓一片清寧,為朝廷分憂”
太子楊智開口說道,作為太子,他已經在勤政殿行走,處理一般政事,幫楊景閱覽部分奏章。
“如此小事,還要上書朝廷,告訴他,朕準了,限期三月,年前剿滅亂黨”楊景略有些不滿地說道。
底下的大臣可是門清,定南衛的舊楚王亂黨可不是陛下心裡的刺嗎?屢剿不滅,死而復生。甚至多次派人潛入京城,試圖劫掠舊楚王楊泰。
太子楊智心底自然清楚,也正色回到“兒臣下朝了便下詔給楚王”
.......
這幾日在陽明城內等候朝廷旨意的楊宸並沒有閒著,按照徐知餘的意思,將朝廷的賞銀半數用以從平海衛購買糧食,水路首批而來的糧食已經到了順南堡,青曉以王府女官的身份奉王命而去清點。
清點結束後,即將糧食送往此戰當中陣亡將士家中和邊境四關先遭旱災又逢兵亂的窮苦郡縣,但還是杯水車薪。
楊宸心裡想讓定南百姓安穩度過這個冬天之策,要麼朝廷派糧救災,要麼平定亂黨匪患。
堂堂的藩王,打起了土匪的主意。從平海衛購糧的法子是楊宸自己想的,比起近在臨湖城的先帝第六子,楊宸的叔父湘王楊恆,還是親兄弟來得更為實在。
自小一同在宮裡長大,楊宸和吳王楊洛關係向來比較親近,此次平海衛之糧,楊洛幾乎等同半賣半送,甚至出了一些吳王府的私糧。
在楊宸的捐糧之後,和珅和定南衛的文武官員紛紛開始捐錢捐物,燃眉之急是解了,可長此以往,不是對策。
而城內的錦衣衛指揮使羅義,在楊宸的授意下,已經開始摸排亂黨的所在,因為早有歸檔,最大的舊楚王亂黨有三處,其一在陽明城以北一百六十里的淨梵山中,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