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第1/2頁)
宏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居正在官守制的安排毫無意外地激起三綱五常衛道士們的極大反抗,其氣勢之咄咄逼人,實為首輔與小皇帝所始料不及,在當時官場掀起了一場疾風暴雨。
姑且不說敵對勢力,即便在張居正自己的陣營裡,也有人跳出來反對奪情,建議張居正順應輿論,做個賢臣良相兼道德楷模。
張居正的門客、貢生宋堯愈就是其中一位。宋堯愈是上海名流,張居正任國子監司業時,欣賞其文,提拔他為第一名。聽說張老師要在官守制,宋堯愈上疏勸誡敬愛的張老師不要冒此風險:&ldo;相公留任乃蒼生萬民之幸,丁憂乃天下萬世之幸。今覆盂安瀾之日,正相公行禮知足之時,相公欲名垂青史,決不可圖一時之利,守制為上策。&rdo;
宋堯愈自以為深明大義,連善後工作也替老師做了安排:&ldo;即使去後不測,毀謗大起,相公持先皇之顧命,帝後老臣亦有處置,可保無大患。此即付小代價,而省天下洶洶之議。斷不可佔據要津,以利器杜民之口。&rdo;
小宋洋洋灑灑數千言,一時之間廣為流傳。
一貫受首輔提拔重用的薊鎮總兵戚繼光想得更精細,甚至提議相爺先安心回去,把首輔之位讓給徐階,反正徐老年事已高,不可能久居其位,不愁他不交還相印。
首輔摯友陸光祖再次站出來,規勸張相國回鄉丁憂,保全晚節。
他們都是張居正的生死至交,勸他回鄉,或因正統觀念,或是權衡利弊,並非關鍵時刻的離心離德。
宋堯愈等人為張居正本人身家考慮得相當周密,但他們忽視了張首輔手握重權,身居高位,幾年來得罪縉紳無數,一旦離位,想要避免禍害絕不那麼輕鬆。更為重要的是,張居正首倡的各項改革大計尚處在創製階段,全國性的犖犖大端仍有待出籠,一旦離去很可能人去政息。
相門第一幕僚朱璉聽說首輔迫於壓力,態度搖擺不定,連鞋都來不及穿好,就一溜煙跑到相府,試探態度。
張居正看到平素愛重的門生來了,感覺格外親切,把多日的鬱悶一股腦傾吐出來:&ldo;我想要回去丁憂,卻無法成行,君子不饒我,小人又不諒我,我不如一死了之,以謝天下!&rdo;
朱璉何等精明,一眼看出張相鐵了心要奪情,他沒有上前安慰老師,反倒聲嘶力竭大叫著威脅:&ldo;老師受國家厚恩,怎麼能走呢?倘若一走了之,門生就上本參劾老師,顧不得師生之情!&rdo;
得知朱璉演了這麼一出,張居正奪情起復的打算可謂&ldo;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rdo;了,原本騎牆觀望的御史曾士楚、給事中陳三謨等人,一邊追悔自己沒有朱璉的表演天賦,不能在張首輔面前表忠心,一邊亡羊補牢,紛紛上疏表態:&ldo;元輔您受到皇上與太后的重託,不能只念私情。&rdo;
萬曆皇帝此時正愁留不住張首輔繼續改革大業,接到他們的奏疏,連忙命吏部尚書張瀚奉上諭慰留張居正。張瀚頗不以為然,但畢竟是皇帝的命令,他終究是不敢怠慢,於是找來他的下屬,吏部左侍郎何維柏商議。
何侍郎正色而曰:&ldo;丁憂守制乃天經地義之事,不能遷就。&rdo;
何維柏是官場裡有名的正派學究,以敢於直諫聞名海內,他早年上疏力數嚴嵩的罪惡,觸怒嘉靖帝而被罷官逮捕,直到隆慶改元才重新起用。他目睹了嘉靖時代國家的破敗衰亂,如今的大明江山在救時宰相張居正的勵精圖治下,一片欣欣向榮之勢,但畢竟從小接受儒家正統教育,權衡之下,他還是選擇了維護禮教。
一年前,劉臺猛烈攻擊乃師張居正,何大人深為不滿,他聯合九卿共同慰留元輔。但這個人從來都是堅持原則,對事不對人,在他眼中,張相爺這次真的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