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名利大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月的洛陽,天氣已很炎熱,尤其是在中午幹活的時候,臉上的汗水順著臉頰不停地往下淌。我們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侵溼,我們大家索性脫掉了上衣,露出了紅色或者是黑藍色的汗衫,而有人卻光著膀子,讓黝黑、健壯的肌肉,徹底暴露在陽光之下。下身穿著的長褲,被我們高高地挽起,像是穿了一個大褲衩。從前面看,大褲衩上早已是溼了幹,幹了又溼,灰塵緊緊地貼在褲衩上,讓這褲衩的硬度像是一張薄鐵皮。因為天氣炎熱,再加上睏乏、勞累,我們大家在不幹活的時候,都已養成了隨便亂坐的習慣。稍微乾淨一點的,在地上撿半塊或者是一塊磚,而哪些不太講究的人,則是哪裡方便就往哪裡坐,甚至還想稍微少躺一會兒。衣服上的髒,還有我們身上的髒,再加上腦袋上和臉上的髒,不到澡堂子是永遠也不會洗不淨的。雖然天氣很熱,但大家都沒有穿涼鞋,很自覺地穿著球鞋、布鞋,還有將要露出腳丫子的舊皮鞋。鞋子上,早已讓沙漿和白灰改變了顏色,就是讓人仔細地去看,也不知道它以前是白色還是黑色。
第一次在橋頭打臨工,我就跟隨曲玉軍他們,受僱於一位個體包工頭。這位包工頭年齡也不大,估計要有三十多一點,開著一輛非常破舊的麵包車,在邙山嶺上的紅山鄉,承建了幾家村民的民房建築。他有自己的施工隊伍,只是人手太少,而他卻同時開工建設了二、三家,在建築圈樑、上樓板、上房頂時,不得不到牡丹橋頭僱臨工幫助建設。
邙山嶺上的紅山鄉,位於LY市西北部,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它距城中心8公里,距洛陽飛機場3公里,小浪底旅遊專線、310國道、連霍高速、西南環高速、隴海鐵路穿境而過,鄉村公路更是四通八達。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城市開發、村莊拆遷改造中,讓部分村民在拆遷賠償中,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利益。而另外一些尚未拆遷的村民,為了能獲得更高的拆遷賠償,不顧政府的三令五申,在自己原有的房子上,開始加蓋三層四層甚至是五層。
不知道這裡會不會拆遷,也不知道是明年拆還是後年拆,但將要拆遷的風聲,卻在附近的村子裡到處蔓延。幾十家沒有任何建築資質的施工隊伍,也就是七、八個人,或者是十幾個人拼湊起來的建築隊,在這個並不大的村子裡,開始了加班加點的施工。站在高處的房頂上,能看到密密麻麻的老杆,這是吊、卸沙石的一種簡易工具,而攪拌機卻放在大路邊,間隔一、二百米要麼是四、五十米就有一臺。磚、石子、沙子、樓板亂堆亂放,讓寬敞的街道也變得十分狹窄,經過這裡的三輪車、汽車,雖然都是不停地按著喇叭,卻也不得不緩慢地經過這裡。
給村民建設民房,像圈樑、上樓板、水泥砂漿澆注房頂等,都是非常出力的工作,而且人少了也不行,工資待遇自然要比其它工作略高一些。我和黃炳坤、曲玉軍還有其他人,每人一天一百五,而且中午還能在這裡吃一頓午飯。個體建築隊的午飯,他其它隊伍一樣都很簡單,青菜燉豆腐外加黃豆芽,而廚師一般都是包工頭的妻子和女性親戚。她們在這裡幹著和男人一樣的工作,只有在吃飯前的一個多小時,才能放下手裡的工作去給大家做飯。中午飯以撈麵條為主,只有在上房頂時,房主才會象徵性地買點肉,讓她為大家做一頓像燴菜似地肉片湯。包工頭,是個聽著很不錯的稱呼,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卻身兼數職。他們什麼事情都要幹,什麼事情也要管,既是大工也是小工,安全、質量、預算、分配任務等,都得他們事事做細才能掙到錢,否則就有賠錢的可能。
“飯不好,大家可都得吃飽。你們大家誰要是沒吃飽,別客氣,咱們接著下麵條。”看著大家都打著飽嗝,開始喝麵湯水,包工頭才端著自己的碗,一邊吃著一邊說著。“咱們大家都是本鄉本土的,能聚在一起就是一個緣分。我呢?姓徐。你們年齡比我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