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貓ing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語在這個時候由陳佳蓉說出來也已起不到安慰大家的作用,反倒會讓大家看著那病態虛弱的臉陷入更深的內疚。
6月14日,沉寂了快半年的外骨骼終於在試飛員陳佳蓉的意志驅動下第一次做出了動作,專案組眾人來不及慶祝,陳佳蓉再次因為武裝幻痛陷入昏迷。
從大起到大落,專案組長久以來的研究原來僅僅是為外骨骼爭取了不到30分鐘的行動時間。不完善的電極組排列與尖兵本人的神經系統組成了一套極不穩定的網路,每一秒地執行其實在累積錯誤,就像是通電後不斷加熱的電熱絲一樣,電極組也在不斷“加熱”著神經系統。
而在超時的那一刻,無法再承擔一點錯誤的系統將會把致命的崩潰刺激一口氣反饋到尖兵的神經系統上,然後……
燒盡尖兵的神經。
……
何佳佳也不免嚥了咽口水,眼前駭人聽聞的報告讓她的撲克臉看起來更加陰沉。
沒想到自己背後已經與身體融為一體,從未出現安全事故的神經主鏈還有這樣一段驚人的開發經歷。按報告中的描述那電極組只能算是一種行刑裝置、一種從內到外摧毀一個人類的殺人物件!
,!
“還要繼續看下去嗎?”何佳佳向腦海裡的柯樂打起預防針。
這份報告以“一號”的許可權倒也不難調取,畢竟讓她瞭解身上裝備的前世今生也有助於後續更新型號的研發,因此101所也是讓檔案室大開綠燈。
“繼續。”柯樂言簡意賅地回答,她請求何佳佳調取檔案就是為了探明申啟航犧牲的真相,搞清楚“現在”與“未來”產生偏移的原因。
“犧牲是常有的事,傷亡不僅發生在正面戰場,所有地方都一直有人在負重前行。”何佳佳淡淡說著,一連翻過幾頁跳過不重要的內容,檢視起下一次測試的記錄。
這是在剛才的翻閱中總結出的規律,因為每一次測試後都會附帶試飛員不算少的醫療報告,白紙黑字記載的是試飛員千瘡百孔的身體。
越來越近了。
柯樂的透過何佳佳的眼睛檢查著報告,但目光卻不曾停留在內容上,反而是牢牢鎖定著側面書口上明顯材質不同的兩頁紙張。
隨著何佳佳的翻閱越來越接近那異色部分,如果柯樂的記憶沒有差錯,那是一份、或者說兩份陣亡報告,記錄著陳佳蓉和突然多出來的申啟航的死亡真相!
回想起開啟這次迴圈前申啟航對自己最後說的那些雲裡霧裡的話,柯樂心裡也不禁浮現出疑問。
每一次迴圈所見到的人們,他們真的完全相同嗎?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自己在這次迴圈中遭受的所有異狀似乎都和“第三次的申啟航”脫不開關係。
“啟航哥,你到底做了什麼?”
:()機動武裝尖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