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

五更市賣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

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

閶門外有一座橋,叫“封橋”,與江村橋相望,後來因張繼這首《楓橋夜泊》,“封橋”易名為“楓橋”,因此有學者說,詩中“江楓”應為這兩座橋。

但是筆者認為這種解釋很奇怪,首先“楓橋”是因詩改名,這並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而是邏輯思維,若“江楓”為橋,豈不是本末倒置。

當地導遊之所以認為“江楓”為橋,目的也是為了推銷景點。

況且,時值深秋“霜滿天”,颯颯楓葉與江中漁火不是更般配更有意境嗎?

尤其是,張繼初到此地,或許未必知道這兩座橋的名字。

除此之外,“寒山寺”與“夜半鐘聲”也是疑點。據載,寒山寺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始建於南朝梁代,可又有學者說,“寒山寺”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寒山”在詩歌方面,師承王梵志,都是“白話詩人”,而“拾得”則為塔院住持,寒山算客,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塔院的可能性不大,大多也是和“江楓”一樣,為後人附會,以映襯《楓橋夜泊》這首詩。

另,“霜滿天”與“寒山寺”對仗,寒山泛指群山比較合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曾批評張繼:詩人為了貪求好句,以至於道理說不通,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 “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子雖好,但哪有三更半夜打鐘的道理?

不過這一次歐陽修確實打臉了,經過當地人考證,蘇州寺廟確有夜半敲鐘的習俗,宋人孫覿曾有詩:

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

烏啼月落橋邊寺,攲枕猶聞半夜鍾。

而此詩中“烏啼”所指並非烏鴉啼叫,而是寒山寺以西的“烏啼山”,這也成了疑點之一。

所以你看,張繼的《楓橋夜泊》對蘇州城影響有多大,說一首詩帶火一座城自然是有點過,畢竟蘇州是古城,但是沒有這首詩,蘇州的文化底蘊就會暗淡些許。

04

公元753年,張繼中進士,進入守選期,兩年後他參加吏部銓選,落第,然後“安史之亂”就爆發了。

玄宗出逃以後,長安城亂成一鍋粥,許多大臣都未及跟隨,沒有旨意也不敢擅自追隨,所以只能硬著頭皮死守。

張繼銓選失敗,未能封官,所以他不必駐守待命,因此就隨眾前往江南,那裡暫時還沒有戰火。

根據高仲武編撰的《中興間氣集》記載:員外累代詞伯,積習弓裘。其於為文,不自雕飾。及爾登第,秀髮當時。詩體清迥,有道者風。如“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

從這段話中可以得知,張繼祖上世代有文名,家學淵源深厚,在他登科的時候,詩名已經大顯,遺憾的是逢亂未得重用。

史書中關於張繼的記載寥寥,但可知,兩京收復以後張繼參了軍,棄筆投戎,被錄用為員外郎入徵西府中供差遣,有詩《郵亭》:

雲淡山橫日欲斜,郵亭下馬對殘花。

自從身逐徵西府,每到開時不在家。

天下稍稍太平後,張繼被召回京,任檢校員外郎,升檢校郎中,最終調洪州出鹽鐵判官。

此間張繼有詩《感懷》:

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

終年帝城裡,不識五侯門。

從這首詩中能看出,張繼為人頗清高,不願攀附權貴,所以一直為下僚。“終年”一詞證明張繼困居長安時間比較久,因為等他調任洪州鹽鐵判官時,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鹽鐵判官

其他小說推薦閱讀 More+
獨寵農家小夫郎

獨寵農家小夫郎

閃爍星空
關於獨寵農家小夫郎: [種田+雙男主+家長裡短+細水長流】一年之計在於春,播下新的希望,承載新一份願景,山裡人的希望就在裡面。顧家三兄弟被後孃磋磨多年,另立家門倒是過的風生水起的。只為了那一點點的遺產,狠心的嬸母就要把霜哥兒毀了,誰知陰差陽錯倒成了天作之合了。白若霜看著高大的漢子眼裡都是自己,不自覺的羞紅了臉。只要夫夫同心,就不怕日子過不好。成親後兩人上山挖草藥,摘野菜,挖竹筍,種幾畝良田,小日
其他 連載 135萬字
不湊合

不湊合

愛吃牛奶燕窩的沐顏
關於不湊合: “我只要你伴我左右,其他的我都會幫你分擔替你解決。當然前提是你願意”一貫桀驁不馴的公子哥,如今卻如此小心翼翼地詢問著。他心裡清楚只要她別人都不行,他不想將就,他在賭賭她跟他一樣不願將就……
其他 連載 104萬字
快穿宿主渣完一個又一個

快穿宿主渣完一個又一個

花遷千
關於快穿宿主渣完一個又一個: 凌瀟瀟是一個快穿執行者,機靈,可愛,又美又野,可鹽可甜,每個小世界的任務奇葩,凌瀟瀟在系統貓小夏幫助下圓滿成功……第一個小世界∶凌瀟瀟剛剛大學畢業,沒背景,沒人脈,畢業就失業。手裡僅有的幾百塊錢,都被找工作要交押金,押沒了,招工單位捲款跑路,走投無路之下,只好去飯店做服務員。夜裡只能睡橋洞,小流氓想強暴她,她強烈反抗,被匕首刺傷這時被快穿者捕捉到……富婆美妮第三次找
其他 連載 17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