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技術裝置 (第2/4頁)
蚊香升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真的,但謝瑩瑩以為邢寶華在說反話,說笑呢?
隨後邢寶華又說道:“你想不想外出,但擔任個職務。”
“別了,我要不給你當秘書,就得把我調回去,我就過來為你服務的。”謝瑩瑩尷尬的笑了笑。
其實她現在身份確實有點尷尬,她是雙重身份,編制在滬市,而來大米是名義上借調過來的。
跟在邢寶華身邊確實威風,要是回去了,最多也就晉升一級。
雖說家裡有關係,能運作爬得快點,但也需要熬啊!
風光慣了,再回去就難了。
董大秘為何能找她,畢竟當初也是她來出來的,兩人關係雖好,但看著董大秘走向了副總,心裡多少有些酸。
除非她不想要滬市的編制,鐵了心留在大米。
韓隊留下的技術偵查小組,組長叫鄭海山,三十來歲在通訊上有獨特之處。
在拿到大米拆解下來的基站盒子資料後,就開始對周邊五公里範圍內的訊號箱子做排查,還別說真找出兩套裝置來。
和之前找到的一模一樣,可惜裡面的東西,沒啥價值。
大米工廠和住宅區周邊五公里範圍內的裝置都檢查過,沒啥問題,可遇到一個難題。
五公里出現一個基站盒子,這個傳輸接收有些遠了。因為基站的訊號覆蓋在五百米左右。
但盒子只找出三個來,說明什麼?
說明人家用了一種遠端的單對單中繼器。
原理很簡單,也是引用訊號塔的功率來進行遠點傳輸接收。
五公里範圍內沒有,那麼是六公里,七公里?
遠端單對單中繼器,按照功率換算可以達到三公里左右。按照查詢到的裝置,平均在1.8公里左右。
再擴大搜查,難度就大了,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
難度大也要上,和郵電施工隊一起排查,總得找出這玩意來。
鄭海山坐在一輛麵包車內,雙腿上放著一款筆記本,筆記本圖上有一個波慮軟體圖,只要有訊號覆蓋的地方,電腦圖形上就出現波浪似的線條。
他身後還有個隊員問道:“隊長,咱們這麼找,拆的,是不是打草驚蛇了。對方肯定不會在這段時間內啟動裝置蒐集竊聽源。”
“先安全了再說。”盯著圖形看了一會,扭頭說道:“我問過大米硬體組,這東西的成本多少,他們拆解後,告訴我大概需要三萬多美刀。”
“這麼貴。”
鄭海山點點頭繼續說道:“這麼貴的東西,他們肯定捨不得扔。咱們拆了三個,要是還有的話,他們會不會自己拆?還是繼續利用。”
“要是我的話,我早跑了,還管著幾萬的裝置,命要緊。”
“不,他們會留下來,不會跑而是繼續隱藏起來。”
“那你說他們這些裝置是怎麼進來的?”
“把裝置拍照,隨後給海關發個協查檔案,看他們遇見過這類東西嗎?”
“這不是大海撈針嗎?”
“那你告訴我還有好的辦法嗎?他們經常抽查,萬一抽查見過類似的東西呢?這東西都有名字,可我們連真正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是個中續器這麼一個統稱。”鄭海山說道。
他的隊員點頭的回覆說:“也是,要是能找出真正的學名來,看海關進口單據,就知道什麼單位進口的,就怕是人工攜帶進來的。”
“也有這個可能,但十幾個偷偷運進也不容易?”
“那我們光盯著圖看?”
鄭海山拿出一張魯中市的地圖來,指著上面標註的紅圈,每個紅圈都是一個訊號塔,還有找出中繼器的位置來,用手一指說道:“你看這三個中繼器的位置,畫成一條線,指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