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準備喚醒希恩斯吧 (第1/2頁)
方莫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危機紀元第20年。
距離林璇成為面壁者,已經過去了大約17年左右。
人類以致遠星為錨點,在同步軌道上已經佈置了一整套的防禦體系,基礎建設也在不斷跟進。
太空電梯從最開始的3座,到後面變成了12座,從此,太空遨遊的成本也變得越來越低。
甚至一些商業公司,已經把貿易做到了太空上。
在這個時代,推出了一種名為“太空葬”的東西,就是在死後將自己的骨灰髮射到太空上,進行一次星際旅行。
為此行為買單的人還真不少,畢竟他們誰都不想自己生活在一個被三體佔領的地球當中。
映象工程的推進速度雖然一直在增加,但建造地下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甚至建造到這個地步的時候,他們在技術上遇到的難題,比致遠星的建造還多。
唯一要說不斷有科研產出的,就是劉暢劉校長了。
這幾年的時間內,他先後解決了增強免疫系統問題,合成肉問題,以及自主進化的初步實驗結果。
國科大弄出來的合成肉,其實並不算太好吃,有本部的學生吃完之後吐槽這玩意的難吃程度都快趕得上他們學校食堂的難吃程度了,真正讓他們體驗到了味同嚼蠟這個詞的含義。
不過勝在營養還算豐富,用來充飢還是不錯的,所以這些合成肉常拿來和之前研究的稻穗一起用於救災用。
但這其實解決不了什麼根本問題,畢竟導致大家吃不飽飯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真正的好訊息是來自汪淼。
他在完成致遠星的基礎建設後,就回地球來輔助林璇推進超夢計劃了。
同步校驗的基礎嘗試已經證明了這種方案的可行性,下一步就是開始將同步校驗用於實驗應用領域了。
汪淼問劉暢借了一批材料工程方面的專家,然後讓他們用超夢世界將思維意識連線起來,開始進行實驗。
如同當時林璇在京航見到的那樣,他們先是構想一個命題,然後在超夢世界建立一個完美的物理環境,把模型與試驗先做出來,再帶入到真實的模擬物理環境中,去驗證其結果,最後再把成功的結果輸出出來,重新在現實中復刻出來。
“第一次實驗,奈米材料的升級方向。”
汪淼給出了一個命題。
他依舊不打算放棄奈米材料的研究,他總覺的,這項技術應該還能再次有所突破。
很快,第一批實驗組便給出了結論。
“400人參與實驗,53人給出方案為可塑性,121人給出方案為增加強度,226人給出方案為增加多餘屬性,達到複合級材料。”
汪淼思索片刻,選中了可塑性和複合材料作為參考組。
他可以任意切換自己想要觀測的某個實驗組的詳細進度,同時,另外的8000多個實驗組也會在不停的繼續,給出更優解的方案。
“可塑性組選擇可塑性解決方式,18人選擇增加AI輔助,35人選擇重組粒子結構。”
“開始驗證結果,將雙方結論打回到全實驗組進行研判。”
“AI輔助技術以5312票淘汰,結果重新打回,進行二次研判。”
“二次研判結束,7600票淘汰,AI組請選擇是否進行修改後第三次研判?”
“AI組否決,自動放棄。”
“AI輔助組被判定為失敗,資料庫保留該意見。”
汪淼長嘆一口氣。
如果沒有智子封鎖基礎物理的情況下,AI輔助技術製造出的奈米材料絕對是一條正確的路,但是很可惜,智子擋在他們面前,根本不給他們任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