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紛紜,不辯真假。
陰山上面就是莊磨鎮。說起莊磨鎮,我想起一位名人,他就是近代著名詩人公劉老前輩。他老人家原名叫劉仁勇,江西省南昌市人,一九二七年出生,一九四八年參加革命工作,一九五四年加入中國作協,一九八一年獲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新詩獎,曾任中國作協安徽分會文學院院長。在*期間,他老人家下放在這裡,接受貧下中農勞動改造。那時我還小,沒有見過他老人家,倒是後來在《小說選刊》一九八五年第三期上,看過他老人家寫的一篇小說《先有蛋,後有雞》,小說中有好多我們那兒的地方方言。比如叫爹為大,叫幾棵樹為幾抱(音為勃)樹,叫媽為波(取其音),公劉老前輩為此還創造出了這麼一個字來,我在電腦上怎麼也打不出來它來,這個字是“女”字過來一個“白”字,音為波,意思表示媽媽或母親。還有,人們常說的蹲,在我們那兒叫圪蹴。
就連小說中的那個村名,他老人家竟然給叫了個:碾莊。這個碾莊,其實就是把莊磨二字給翻了一下。石碾與石磨同屬石器,它們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碾莊,其實就是莊碾,也就是莊磨。這是我的猜測,或許也是公劉老前輩的別有用心。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莊磨這個村莊,給他老人家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對他老人家是有感情的,否則他不會用“碾莊”這個村名。
村形民姓記
村形民姓記
山中有林,林中有鳥。
白雲繚繞,炊煙裊裊。
河水滔滔,魚兒戲嘻。
河畔田園,蛙鳴蟲吟。
春風*,頑童誦經。
夏雨宜田,村女浣衣。
秋色滿目,棗果飄香。
冬雪祥和,犬吠醉人。
站在南山頂上,俯視寺莊村,那是一幅天然而成的田園風景水彩畫。
整個村莊,依山傍水,四季分明,風光秀麗,景色宜人,人勤地肥,民風純樸。有山,村莊南靠五峰山,村東正對系舟山,村北牧馬河對面有磨盤山;有梁,分別為西梁、南溝梁。西梁又分為小西梁和大西梁;有溝,分別散佈在村莊南面,有井溝,姐子溝,小西溝,小於溝等;有堖,霍家堖,李氏堖等;有河,村莊北面一條牧馬河,養育著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村民;有川,川位於村莊以北、牧馬河以南。
據《山西大典》統計資料顯示,寺莊村氣候屬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夏季多東南風,冬季多西北風,春溫高於秋溫,夏季過後秋高氣爽。年平均降水量為四百六十二點五毫米,降水集中於七至九月。年平均日照時數為二千六百七十七點七小時。無霜期平均一百六十七點一天。年平均地表溫度十一點四至十二點八之間。平均全年相對溼度為百分之六十。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災害是:乾旱與冰雹。
北同蒲鐵路,把村裡土地明顯分成二部分:鐵路以南為山溝地,面積佔村莊所有土地的三分之二,宜林宜牧;鐵路以北為平川地,面積為村莊全部土地的三分之一,宜農宜耕。
據同族伯父張寶林估計,村莊土地面積大約為四平方公里,約五千畝,耕地約二千五百畝左右。他老人家是村裡解放後第一位考上中專學校的人,而且還是林業工程師,對這些,應該說他是非常專業的。
據村裡老年人講,原先村東有一個閣樓,閣樓下面就是村門,也叫洞門。村西也有一座村門,也是洞門形狀。還有大寺院,建在村西洞門外,大寺院裡有房、廳、樓、殿、臺等建築,共約三十五間。大寺院裡有佛殿三間,村裡人也稱正殿,正殿門頂上有一塊匾,上書“便是西天”四個大字。佛殿背後是五間戲臺,系乾隆十四年(公元一七四九年或一七五零年)所建,毀於什麼時間?村裡老年人都沒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