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等家族世代受封,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如今這……這可如何是好?”
張湯上前,冷笑道:“楚王劉延壽,你仗著身為宗室,盡享榮華富貴,卻不思報國恩,反而橫禍鄉里,欺壓百姓。”
“還在封地內私自擴充軍備,囤積糧草,召集江湖亡命之徒,訓練死士,這些行徑,樁樁件件皆有據可查,你還敢抵賴?”
“貶為庶民,永禁宗人府!”
劉據擺了擺手,繼而沉聲道:“廢除封國之事,朕意已決,就這麼辦吧。”
眾公卿懾於剛剛的血雨腥風,此時都在祈求不要牽連自身,哪裡還敢反對?況且這也算劉據家事,順其自然吧。
劉據轉而又對田千秋道:“田相,開始公佈新政吧。”
“新政?”
聽到劉據開口,眾公卿頓時又困惑不已,漢武帝時期可是開創了不少革新之舉。
其實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如何鞏固統治,增加國庫收入,然後集中全國之力抗擊匈奴。
早些年因為文景二帝休養生息,國家尚且有些積蓄,再加上前線不斷傳來捷報,方才有之前的盛世。
但隨著漢武帝近些年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其實民眾的已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只是礙於漢武帝的高壓統治,並沒有暴露出來而已。
無論是大漢黔首,抑或是王公貴族,相較於之前,都不好過。
如今劉據提起新的改革措施,倒是勾起眾人的好奇心來。
眾公卿紛紛看向田千秋。
田千秋正了正衣冠,向前一步,高聲道:“陛下聖明,決意消除鹽鐵官營之弊。”
石慶上前激動的說道:“陛下,取消鹽鐵官營,此舉或許能使民間商業得以發展,但先帝在位時,連年征戰,國庫空虛,即將入不敷出,望陛下三思啊。”
他話音剛落,便有人上前勸諫。
作為鹽鐵官營的主持者,桑弘羊勸諫道:“陛下,自我朝推行鹽鐵官營以來,成效斐然。”
“鹽鐵之利,悉歸國庫,方使我朝有充足財賦,得以支撐邊疆之徵伐、水利之興修、災荒之賑濟。”
“若此時廢止此策,無異於自斷臂膀,如何保我大漢之疆土安寧、百姓安居?”
桑弘羊的話,自然有說服力,眾公卿無不贊同。
劉據靜靜的聽眾人討論完,然後才緩緩說道:“宣蘇武覲見。”
不多時,一襲布衣,面上還帶著塵土的蘇武闊步走進大殿,他跪地叩首,高聲道:“陛下,草民有喜訊稟報!”
劉據微微前傾身子,問道:“蘇愛卿,快快說來,是何喜訊?”
蘇武面帶興奮的說道:“陛下,經過臣與諸多農戶的不懈努力,已於上月種出土豆,今日地瓜已然試種成功!”
“此二者可畝產十五石,且耐旱耐瘠,極易存活,日後若能廣泛種植,必可使我大漢糧食充盈,百姓再無飢餒之虞!”
此語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譁然。
大臣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驚訝與狐疑之色。
蘇武,從容不迫地從懷中掏出土豆和地瓜的樣本,呈遞給一旁的侍從,讓其轉交給劉據。
眾公卿聽聞,紛紛圍攏過來,仔細端詳著這兩樣新奇的作物。
“此物,當真有如此高產?”
“我大漢子民,真的要不再忍受飢餓之苦了麼?”
“若如此,我大漢將再無荒年。”
劉據面帶笑容的看著眾公卿,雖然朝堂上紛爭不斷,但他們仍舊懷著讓天下安定,子民衣服富足的初心。
他朗聲道:“蘇愛卿之言,句句屬實,朕可以擔保。這土豆和紅薯之事,也是朕全程把控,絕無差錯!”
“陛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