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巨嬰 (第2/3頁)
漫天的螢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菱醬醬釀釀過後渾身舒爽、已不再頭疼心絞痛苦難受的情況下,便在御書房與大臣們商議起了國事。
有大臣驚喜地向他稟告:“陛下英明,按照您給出的治水方針,堵不如疏,兩江總督聽從您的這個指示,著手疏散治理洪水,已獲得了顯著效果!”
司瀾宴面無波瀾,彷彿這一切盡在他的預料之中。
他威嚴倨傲地坐在上首,滿是壓迫感的眸光向下方在座的大臣一一掃過去。
“前不久江南水患,朝廷已撥去款項,開倉放糧,朕已將涉事官員抄家流放,治水也已初見成效,但,此次賑災所需的官銀數目不小,而朝廷要花銀子的地方多得是,光每年的軍餉便是一筆龐大數額,所以,為了充盈國庫,朕決定藉由江南水災一事募集賑災,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大臣們低頭陷入了沉思當中。
不一會,有大臣站了出來,恭敬地作揖,垂著腦袋道:“陛下,微臣這裡有一拙計,但需在座的各位保密!”
“說!”司瀾宴示意大臣繼續往下講,並厲聲道:“屆時如有洩密,在座的,一律嚴懲不怠。”
在座大臣聽到這裡,脊背一涼,皆拂袖擦了把冷汗。
,!
獻計的大臣就說:“微臣的計策有二,便是令富餘計程車紳參與賑濟,以及令百姓也多上繳一點糧食。”
司瀾宴微微頷首:“朕也有此意,只是不知,劉愛卿是否和朕想到了一塊?”
那大臣便解釋起來:“微臣想著,每年咱西涼國內產出的糧食足夠多,但最終多是流入了那些士紳的手裡,士紳掌握著大量的土地資源,一名士紳所擁有的土地和糧食,可抵一座村莊所有村民合在一起的土地和糧食產出。”
“眼下,賑濟全由朝廷一力攬下,國庫便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損耗,只有將士紳拉進此次募集賑災當中來,才能保住國庫不受減損,還有盈餘進賬。”
聽到這裡,在座大臣眼睛皆是一亮。
同時,也有不少大臣心生疑惑。
有大臣忍不住就道:“但是,士紳不可能如此聽話,且都來參與賑濟啊”
獻計的大臣便說:“所以,我這裡不是還有一條計策嗎?便是令老百姓也多繳一點糧食,普通老百姓尚且要多繳糧賑災了,富餘計程車紳哪有不慷慨解囊的道理?士紳們硬著頭皮也會加入賑濟的行列中來!”
“其實百姓們只需多繳上一點點糧食便行,普通百姓繳的看似沒有多少,但千萬滴水便能匯成一條江河,咱們將百姓們多繳的糧賣掉,再將所獲得的銀錢借到那些商賈手中去,朝廷向商賈收取高額利息後,將從商賈手中賺來的利息當做賑災款項,給到災民手中,如此,國庫便能不受減損了!”
此前質疑的大臣拍手叫好:“對頭,天災並不是年年有,過個幾年,幾十年,幾百年,這筆款項便如同滾雪球似的,會越滾越多,國庫非但不用額外劃錢賑災,還能有盈餘進賬!”
司瀾宴讚許地道:“劉愛卿此法甚妙,和朕想到了一塊,便讓士紳商賈為朝廷分擔賑濟,充盈國庫拓展軍需!”
話落,拿起紙筆開始書寫:“朕即刻設立一個專管賑濟的衙門,既然劉愛卿憂國憂民,便由你掌管賑濟衙門,官升兩級,為戶部尚書!”
獻計升官的大臣重重磕頭:“謝陛下看重,微臣定然不負聖望!”
司瀾宴緊接著深沉視線一轉,掃向最左邊的一名官員。
沉聲說道:“徐愛卿自幼在淮海一帶長大,對淮海定然瞭如指掌,朕打算正式開海,支援海上貿易,不知徐愛卿對開海一事有何想法?”
被點名的官員便站了出來,稍微一思索,便如實回答起來。
“回陛下,淮海沿岸有不少來自鄰國的商賈,微臣與他們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