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朝堂爭論 (第1/2頁)
一隻貓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難以言喻的震撼。
殿中所立之人,莫不是寒窗苦讀、明經及第出來的聖人子弟,初入仕途時,誰沒有匡復社稷、報效家國的雄心壯志,但官場蹉跎多年,那點文人意氣,便在功名利祿、蠅營狗苟中消磨殆盡了。
可如今,竟在一形容潦倒的老者身上,再見到了文人風骨,風骨錚錚,不屈於權貴,不畏於生死。
“朝聞道,夕死可矣,你確實無愧於聖人之言,只恐荊州地方官員,尚不及你半分覺悟。”
有萬民書在此,足可佐證陸聞道所說,句句屬實,但澹臺境先前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如此看來,荊州刺史府怕是已經爛透了。
昭仁帝的臉色不知不覺中沉了下去,他即位已經十六年,這十六年勵精圖治、案牘勞形,如今在他治下,發生瞭如此貪墨巨案,但他卻一點風聲都沒收到。
“荊州一州之地,竟要割據自立不成?”昭仁帝冷哼一聲,少見地動了怒,“還有江南兩道,奉旨不遵,朕倒不知道,什麼時候,朝廷政令竟成了一紙空文!”
“陛下息怒。”
臺下的官員跪了一地,只有那四個懵懂的孩童,還一無所覺地站在那兒,盯著御前的金麒麟看個不停。
昭仁帝注意到他們的視線,問道:“你們在看什麼?”
年紀最小也是膽子最大的那一個孩子,學著先生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回答道:“回陛下,我在看那個金麒麟,這樣一尊麒麟怕是能換好多好多糧食吧,若有了糧食,我爹爹孃親也不會餓死,姐姐也不會被賣給張屠戶……”
說著說著,竟小聲啜泣了起來。
御前哭泣,屬大不敬,陸聞道立刻磕頭請罪:“小兒年幼,望陛下恕其無知。”
“無妨,不知者無罪。”昭仁帝擺擺手,示意他平身,“江陵賑災,朝廷撥付八百萬兩白銀,此事由戶部一手操辦,齊翰,朕問你,這筆款項如何支出、如何使用,戶部可有派人跟進監督?”
戶部尚書齊翰已年過六旬,歷經景運、昭仁兩朝,勞苦功高,辦事雖然勤勉,但因循守舊、不知變通。
尤其今年以來,許是上了年紀,精神不濟,許多事由交到他手上,總是出現或大或小的紕漏,昭仁帝早就動了挪一挪他的位子的心思。
齊翰惶恐地跪在地上,長長的白髯垂落在地,顯出幾分淒涼之感:“陛下恕罪,朝廷賑災早有章程,賑災銀如何用,都是地方官員上奏回稟,從未有戶部官員隨行監督的先例,老臣只是依章辦事。”
“依章辦事,好一個依章辦事,你這是要用先帝的規矩來壓朕?!”
“老臣不敢,望陛下息怒。”齊翰已被嚇得汗溼衣襟,恨不得以頭搶地爾。
昭仁帝冷哼一聲,盛怒未休:“江陵災情於兩月前呈報在案,賑災銀撥付已過月餘,發赴江南兩道的公文也早已送抵,這麼長時間,竟沒有一個官員跟進此事,中書令、尚書令、戶部尚書郎中,一問三不知,朝廷竟養了一幫閒人!”
“陛下息怒。”
臺下的大臣又一次烏壓壓地跪了一地,昭仁帝一向寬厚仁慈,鮮有如此雷霆大怒的時候。
“朕問你們,此事要如何處置?”
“回稟父皇,”三皇子澹臺境出列,先前訊息傳入皇子府時,他便跟身邊的謀士商議了對策,想要在朝會上力拔頭籌。“兒臣以為,此事現已鬧得人盡皆知,務必妥善處理,以平民怨,當選一德高望重之人親赴江陵主審此事,並派軍隊隨行,以免災民動亂。”
“稟父皇,兒臣以為不妥。”太子澹臺聿明反駁道,許是情緒激動,蒼白的面色倒顯得紅潤了幾分。
“無論江陵災情究竟如何,人命大於天,都應以最糟糕的情況論處,兒臣以為應當首先思慮賑災事宜,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