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豫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對恩公河的定位是&ldo;三七開&rdo;:三分福祉,七分患害。
我常常產生這樣的遐想:如果沒有傳說中的恩公掘河,沒有這條恩公河,兩岸鄉親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境況?生活質量會不會更好一些?
得到肯定的答案後,我便開始詛咒恩公河。
我與恩公河最初的親密接觸緣於樁子伯。
樁子伯戴過禮帽穿過大衫。在恩公祠&ldo;戴禮帽穿大衫&rdo;是高稱,是指灌過墨水的文化人。這號人物稀少,比找白頭麻雀都難,多少年還不出一個,出了就是扎眼的星星,掛在半空亮眼明,也掛在鄉親們的嘴皮子上,走哪兒噴到哪兒,濺一片唾沫星子。
也出過賊星,像海鴨子喝的墨水也不少,就是說人話不幹人事,鄉親們搗他的脊樑骨,說他是&ldo;戴禮帽穿大衫日牛&rdo;,豬狗不如。
打我記事起,樁子伯就鑽堤窨子。堤窨子,就是恩公河上的泥巴屋,我們也叫土碉堡。挖方池子,栽兩根木樁,舉一條橫檁,棚些樹椽兒,苫上胡草,再使麻稔泥一抹即成。堤上旺生胡草,用它苫屋,不透雪雨,冬暖夏涼,還耐漚,能撐幾十年不糟不坨。這號堤窨子隔不遠一個,如棋盤上的守河卒子。樁子伯守著恩公祠這段,趕汛期時他手頭不離一面銅鑼,鑼槌兒跟雞蛋樣,能敲得人心亂晃。鄉親們一聽到鑼響,就知道堤子撐不住勁兒了,趕緊朝蓮花山跑。
蓮花山是座高高的圓土崗,鄉親們稱它為&ldo;保命崗&rdo;。
據說基督曾有訓示:
保命銅鐘,不得擅動,動了銅鐘,無處逃生。
此訓示就篆刻在教堂前的大青石碑上,後來叫日本人的飛機炸毀了。
二說泥玩兒
恩公祠人善泥玩兒,相傳自基督始。最初的文字記載見於《明代野史》:朱元璋為躲避元軍追殺,曾隱姓埋名在恩公祠,以捏靈狗為生。靈狗即為泥玩兒之初,凡泥捏的飛禽走獸、魚鱉蝦蟹、鬼怪神魔統稱&ldo;靈狗&rdo;。朱元璋慧心靈性,捏鳥鳥飛,捏獸獸走,捏蟲蟲爬,捏魚魚遊。有人問朱元璋:&ldo;你這手絕活兒是跟誰學的?&rdo;朱元璋說:&ldo;都是跟基督學的。&rdo;又問:&ldo;你咋不捏人哩?&rdo;朱元璋說:&ldo;捏人是基督的事,我只捏靈狗。&rdo;再問:&ldo;靈狗為啥是彩畫黑底呢?&rdo;朱元璋說:&ldo;天分四方,東方有青龍,西方有白虎,南方有朱雀,北方有玄武。蓮花山處於玄武,色為黑,靈狗的底色也當為黑。混沌初開,基督用五彩聖光劃破黑暗,才見天日,靈狗因之當染五彩。&rdo;這日,朱元璋正捏靈狗,元軍聞訊來了。朱元璋不慌不忙,拎起一籃子靈狗邊走邊撒。這些靈狗有鳥有禽有蟲有獸,沖元軍亂飛亂叨亂咬亂撲,朱元璋趁機逃脫。當了皇帝後,朱元璋為恩公祠一帶的百姓辦了兩件事:一是撥重金修建了蓮花山教堂,二是欽準恩公祠百姓不納稅賦專事靈狗。從此恩公祠的靈狗便蜚聲遠近,逢一年一度的基督聖誕,教堂前偌大場地就擺滿了靈狗。是不是恩公祠的都扯開嗓門吆喝:&ldo;恩公祠的靈狗!恩公祠的靈狗!皇帝金口玉言封就的,會飛會叫喚!&rdo;
泥玩兒泥玩兒,就是泥巴玩意兒,也叫泥匠活兒。鄉親們善泥玩兒,原村名&ldo;泥玩店&rdo;的來歷也緣於此。&ldo;從恩公祠過一趟,傻子也成泥巴匠&rdo;,話雖說過了,卻道出幾分實情。在老家,泥玩兒的傳說軼聞,就像滿噹噹的一塘水。我也是泡出來的人,夜裡做夢都會扎翅膀飛,踩雲朵朵,鑽《山海經》,撲秦陵兵馬俑……醒來,還帶股仙風鬼氣。
說穿了,鄉親們弄泥玩兒是用泥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