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要貸款嗎? (第3/4頁)
無原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巴雖也有鍛造鐵炮的方法,但由於這種方法對工匠的經驗和技藝要求太高,銅炮直到一兩百年之後才在歐羅巴逐漸淘汰。
反觀大明這裡雖還有銅炮的鑄造記錄,可因為其高昂的成本卻在鍛造鐵炮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銅炮與鐵炮的優劣自是不需多言,籠統來說,用鑄造法鑄出的銅炮不易炸膛乃是正兒八經的高階貨色,用鍛造法制作的鐵炮則因品控極難而成了劣等貨。
很明顯,若是鐵炮也能用鑄造法生產,其低廉的價格、輕巧的體型必然能對銅炮擁有碾壓的優勢。
只是鐵炮實在難於鑄造,若用泥範法便會因泥範的晾乾時長而讓生產週期延長到一個不能接受的程度,若用鐵範法則會使炮身變脆。
再似砂範、失蠟都因種種緣由而難用於鐵炮的鑄造,銅炮自也就成了高階貨的代表。
話到這裡,朱慈烺的作用便體現了出來。
那鐵範鑄炮法雖是成本最低的一種,但使炮身變脆卻成了其致命缺點,而朱慈烺作為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同學自然知道脆與不脆取決於鐵炮中的含碳量,後面的事情也便能輕易想見了。
在朱慈烺指明瞭前進的方向之後,甲字院的工匠們便在豐厚獎勵之下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經過了無數次的嘗試,他們發現較之泥範鑄炮法,鐵範鑄炮會使炮身降溫速度過快,進而導致炮身成為白口鐵。
認識到了問題的所在,剩下的事情便是從諸般工藝之中選出能夠解決問題的法子。
最終甲字院的一眾工匠對鐵範提前預熱,以此來減緩炮身的降溫速度,鑄出的火炮自也達到了銅炮的可靠程度。
當然,由於對溫度的把控還要依靠人工控制,這樣的鑄造方法還存在著一定的次品率。
只是與銅炮那高昂的價格和鍛造法對工匠的要求相比,這點次品率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朱慈烺自也能毫不客氣地要求腓力四世將貸款全都花在大明。
“李卿已將火器成本盡數道出,想來運到西班牙也會比當地所產便宜一些。”
朱慈烺說了這麼一句便發現杜琛似還在愣神之中,隨即他便停了下來,倒也算給了對方消化的時間。
當年他得知美洲的大豆運抵山東還要比當地所產便宜許多時也是這樣的反應,對此時的杜琛也算感同身受。
片刻之後,杜琛終於回過了神來,朱慈烺話語聲也便傳入了他的耳中。
,!
“再就是戰艦了,沈愛卿那十多艘蓋倫船和英吉利查理的海上君王號也差不了多少,這個你當是知道的,”說著朱慈烺便頓了一下,待杜琛連連點頭之後才又接著說道:“據朕所知,查理為那艘船花了三萬多兩,比沈卿多花了七八千兩的樣子,腓力若想再組一支艦隊,朕這裡的船廠也能幫他一幫。”
話到這裡,杜琛一臉麻木,朱慈烺一臉自信,站在一旁的李永茂卻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他雖不知道那艘海上君王號到底是什麼樣子,但作為與沈廷揚艦隊有著緊密聯絡的大明朝臣,卻對那十多艘“蓋倫船”卻是極為了解。
這些戰艦雖被陛下冠以“蓋倫船”之名,但它們的船身皆都是沈廷揚早前所建。
當然,這些戰船都依著陛下提出的方向進行了一定的改造,不論航行速度或是火炮數量都有所提升。
只是當年先帝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能從海路往遼東運送軍需物資,所以這些戰船的遠洋能力也便有些欠缺。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差別皆都是水面之下的事情,若不入到戰船底部根本看不出來。
更何況依著他對陛下的瞭解,那腓力四世真要想從大明購買戰船,陛下定不會拿這種改造的東西去糊弄對方。
李永茂那因陛下吹牛而生